你每天都會搭這個交通工具,卻從來不覺得它偉大!經濟學家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2018-04-23 08:30

? 人氣

「上下顛倒」的說法不假,因為新的安全電梯改變了建築物裡最高地位區段的位置。以往六、七層樓建築的最高點位於得費力向上攀爬的盡頭,那裡一向是僕人的住處、安置瘋姨母的頂樓,或者專門出租給窮困藝術家的閣樓。自從電梯發明之後,頂樓和閣樓變成高尚的居所。電梯作為都市系統規劃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再清楚不過。倘若沒有空調裝置,現代超高玻璃帷幕大樓將不適於居住;沒有鋼鐵和鋼筋混凝土,它們將無法興建,而如果沒有電梯,就到不了這些高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該系統的另一項關鍵要素是大眾運輸,它將大批群眾送往稠密都會核心區的地鐵和其他城市運輸系統。在美國典型的高樓層核心地帶曼哈頓,電梯與地鐵一向共生共存。超高樓群所提供的人口稠密度,使得地鐵系統的營運更容易發揮效率,倘若沒有地鐵系統,同樣無人到得了這些摩天大樓。

結果這兩者的結合產生了驚人的綠色都會環境。超過八成的曼哈頓人搭乘地鐵或騎單車和步行上班,這個比例是全美的十倍。從新加坡到雪梨等全球高樓城市也有類似的情況,它們往往是非常令人嚮往的居住地,這點從人們願意花費昂貴租金入住就可以證明。這些城市富於創造力,證據是專利的產生量和高比例的新創公司,而且每人的經濟產能都顯示他們是富裕的。相較於鄉村和近郊區域,綠色都會區堪稱「環保烏托邦」,每人的能源使用率和汽油消耗量都偏低。這個小奇蹟包括財富、創造力和留下適度環境足跡的活力,如果沒有電梯便不可能發生。

然而,電梯的價值似乎不公平地被低估了。我們對電梯抱持著比其他交通工具更嚴苛的標準。我們可以心甘情願等候幾分鐘的公車或火車,但只等二十秒的電梯就不免發牢騷。許多人對電梯神經兮兮,然而電梯其實是安全的,至少比電扶梯安全十倍。坦白說,電梯是太常被忽視的忠僕。或許因為搭乘電梯感覺起來幾乎像心靈傳動:電梯門一關閉後,馬上產生重力移轉的感覺,當門再度打開,你已經到達別的地方。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如果沒有指示標誌和LED 顯示器,我們不知道將會進入哪個樓層。

儘管我們視電梯為理所當然的工具,但它仍持續在演進。超輕電梯纜繩和電腦控制器,解決了越來越高的大樓所形成的挑戰。電腦控制器讓同一座電梯井可以有兩部電梯各自上下來回,一部往上移動時,另一部往下移動。不過,較古老單純的點子往往很管用:舉例來說,在電梯廳裡放置穿衣鏡,讓等候電梯的時間變得比較快。此外,電梯天生具備能源效率,因為電梯廂設有配重塊。

當然,改進的空間永遠存在。帝國大廈—依舊是全世界最具象徵性的摩天樓—近來花費五億美元翻新,以減少該建築的碳排放量。翻修的項目包括具備再生制動裝置的電梯,如此一來,當滿載的電梯廂下降,或空電梯廂上升時,電梯便會回饋電力給建築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