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普通人很容易把道德、願望當作理解這個世界的終極工具,於是就失落了事實。那些聰明人為什麼比我們聰明?就是因為他們關注事實,不關注願望。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你搞混了嗎?
《魔鬼經濟學》這套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講的都是我們普通人日常可見的場景和事例。但是把經濟學的思維運用進去之後,我們會發現:怎麼和我們普通人用直覺得出來的結論不大一樣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普通人沒有經過經濟學的思維訓練,容易把兩類判斷搞混,一類叫事實判斷,一類叫價值判斷。
什麼叫事實判斷?就是事實本身是怎樣就怎樣。比如,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些皇帝、將軍就不愛聽事實,有探馬來報說前線打輸了,他就下令把探馬給斬了。為什麼?因為探馬講了一個他不愛聽的事實。可是,事實這個東西就是鋼鐵般堅硬的存在,它會因你的主觀意志而轉移嗎?
第二類判斷叫價值判斷。這就進入了人類的舒適區,因為我們都在做價值判斷,就是它應該怎樣,它的本質就是我的願望。比如我們覺得這個東西應該便宜一點,這個姑娘應該讓我追一下等,這都是用願望撐起來的一種判斷。甭管是實現什麼主義的理想,還是明天找到一個好工作,都叫願望的價值判斷。
我們經常容易把這兩類判斷弄混。簡單舉個例子,前些年,中國有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爭議,就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問題。我們聽著好像有兩派聲音,一派就是那種討人厭的如任志強這種人,天天說:「房價一定會漲,你們趕緊買房,再不買房就來不及了。」可是誰會聽他的?很多老百姓都恨上了他,因為他跟我們講了個事實,而這個事實不符合我們的願望。所以,任志強在演講的時候會被扔鞋,而且位列「中國人最想幹掉的前三名」之一。
而另外一種人喜歡迎合人們的價值判斷,比如有人說:「我代表窮人說話,我是有良心、有道德的經濟學家。」這種人也好意思叫經濟學家?什麼叫學?學就是判斷事實,但是他們天天去迎合大家的願望。最後,信了這些話的人沒有買房,白白受了損失,上哪兒去告他們,上哪兒去投訴他們?
我們是不是經常把這兩個判斷搞混?是。我們普通人很容易把道德、願望當作理解這個世界的終極工具,於是就失落了事實。那些聰明人為什麼比我們聰明?就是因為他們關注事實,不關注願望。
從願望到事實距離到底有多遠?
有一些環保主義者天天說一定要保護珍貴稀有動物,要劃定保護區,不准獵殺,誰殺了就判刑等。這些在道德和願望上當然成立,貌似也有結果,但是真的管用嗎?
有一次,美國人發現有種鳥類非常珍稀,於是就劃定保護區要保護。結果呢?反而導致這種鳥類滅絕了。為什麼?因為美國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政府劃定的鳥類棲息地,周邊的那些業主非常緊張,如果在他的私家領地上發現了這種鳥,一旦被那些環保主義者得知,這塊土地就要被劃分成鳥類棲息地,就要保護起來,那麼這塊土地就要貶值了。所以,周邊的人家只要在自己的領地上看到這種鳥,「砰」的一下就給打死了。這種鳥本來就十分珍稀,而棲息地又被嚴格限制在中央區,生態很容易就崩潰掉,反而滅絕了。所以,一個願望和一個事實之間差得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