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瘋狂科學家再複製出了「小明三」和「小明四」,並且讓兩人也到城市裡去生活,但與前面不同的是,「小明三」被瘋狂的科學家教會了讀寫英語;而「小明四」則被教會了讀寫兩種少數族群的語言,普什圖語和庫爾德語。
現在,你認為「小明三」和「小明四」無知程度更高?
我認為是「小明四」。雖然「小明三」少學了一種語言,但英語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之一(將近十億人),有無數的網站、書籍、文章都是以英文撰寫。相比之下,普什圖語和庫爾德語的使用者加起來不到9000萬,其能連接的「他人大腦」較少。
相對於「小明四」,「小明三」具備了更大的「訪問他人知識」的能力。
如果我們繼續進行思想實驗,讓瘋狂的科學家製造出更多的小明,我們都會重複的看到一個現象——擁有更大的「訪問他人知識」的能力,無知的程度越低。
例如,比起一個不會讓他人(如,大學教授)幫助他解答疑問的小明,那個善用他人的幫助來解答自身疑問的小明,其無知的程度會更低。
從這一角度來看,一個人所能到達的知識之邊界,不只取決於他的大腦和自身努力,也取決於他所能訪問的知識的能力。
由此得出,第四個讓自己變得無知的方法,是主動減少自己接收知識的管道,不要拓展自己「訪問他人知識」的能力。
成為無知者的終極方法
最後,我覺得《知識的錯覺》一書中,最有意思的一個知識點是結語中提到的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達克效應源于心理學家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和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的一系列實驗:
實驗讓一組人完成某項任務(如,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並讓研究人員測量了他們的技能高低、知識多寡之後,再請他們對自身的能力進行評估。
結果發現,那些表現欠佳者會自吹自擂、高估自身的能力,而表現良好的人卻總是妄自菲薄、表現得更謙虛。
鄧寧和克魯格最後總結道:
1、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2、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3、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4、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準,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達克效應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缺乏技能者(或欠缺知識者)也同時對自己究竟欠缺哪些能力認識不足。因此,他們自我感覺相當不錯,表現欠佳者會自吹自擂。
而那些具備技能者則更清楚該領域的情況,由於他們自知哪些技能是有望精進的,他們意識到自己尚有許多的進步空間,因此他們能很好地意識到、感受到自身的無知。
這讓我立刻聯想起了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如果蘇格拉底所言屬實的話,那麼他應該是最無知的人了。
所以,我想到的第五個變得無知的方法是:把前面所說的四個方法反過來操作。
這樣,我們就能嚐到無知的滋味了。
文/楊大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4THINK(原標題:讓自己變得「無知」的方法)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