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滿心感慨地寫下這首詩的李白,肯定沒想到,百尺高(約為 33.3 公尺)的建築如今在城市中已經淪為日常,而且還矮得算不上「摩天大樓」。
近日,日經中文網援引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數據指出,2018 年,全球將有 230 棟高度超過 200 公尺(約為 40 層)的摩天大樓竣工。其中,中國占了 60%。
報告指出,2018 年將成為 200 公尺高以上建築竣工數持續增長的第六年,而今年增長的數量更是歷年新高,比去年的 144 座高了 60%。單看中國,今年就預計約有 130 座摩天大樓竣工,比去年增加了 70%,這個數量就很接近去年的全球總數了。
除了數量上的激進,建築的分布也從原本的北京、上海和香港等中心城市向周邊和內陸地區擴張,其中,以集中了高新科技公司為主的深圳以最突出。
深圳,全球摩天大樓增長最快的城市
雖然日經中文網沒有發布具體數據,但我們可以從 2017 年的數據看深圳摩天大樓的強勢增長。去年,深圳落成的摩天大樓有 12 座,不僅已經是 CTBUH 榜單上連續兩年新摩天大樓數最多的城市,甚至比整個美國當年竣工的總數(10 座)都要多。
此外,深圳的平安國際金融大厦也是在 2017 年裡竣工的最高建築,足有 599 公尺,目前位列全球最高建築中的第七位。
當你走過香港外圍的荒地和魚塘時,你的眼前彷彿出現「海市蜃樓」景象:遠處矗立著由閃閃發光的摩天大樓組成的大牆。
這就是在不到 40 年內由小漁村變成主要金融和科技中心的深圳。
《環球時報》曾如此援引 CNN 報導的描述。
據悉,深圳摩天大樓的建造大多出於經濟發展下,城市對空間需求的壓力,以及為商圈發展打基礎,並一般都會提前數年,甚至 10 年規劃。
由於深圳龍崗區噶斯特地貌,不適宜搭建高樓;而前海作為填海區,需等待 10-15 年才可能建高樓,所以目前只有福田和羅湖能承載摩天大樓。
值得留意的是,CNN 認為,深圳建設的摩天大樓普遍不會比其它城市的高。建築師斯蒂芬•克魯梅克認為:「就超高建築而言,總是存在些許自我表現的意味,但深圳更可持續發展——這些摩天大樓大都適可而止。」
摩天大樓,並不一定是為了「實用」
從某種意義來說,美國簡直是「發明」了「摩天大樓」這樣東西。建築頂點貪婪地向上延伸,似乎在和美國夢中不斷滋長的野心相呼應。(提倡保護古建築的歐洲國家大多看不起摩天大樓,所以幾乎不參與「高樓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