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背後必然隱藏著某種企圖」的揣測源自演化。寧可多一次揣測隱藏著企圖,也不要少一次。如果草叢裡傳出窸窣聲,寧可懷疑是頭飢餓的劍齒虎或是不懷好意的敵軍,也不要認為那只是風。沒錯,確實有人總認為那只是風,這些人雖然可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裡省下逃跑所需的熱量,但某天他們就會突然從基因庫裡被移除。今日的人類全是「刻意立場」高度活躍的原始人的後代。這種傾向深植於大腦。即便就算在它(他)們並不存在的地方,我們也會看到意圖與代理人。然而,像是瓦解種族隔離政策這樣的事情,如果沒有曼德拉,如何可能完成?除了極富想像力的賈伯斯,誰能構想出像 iPhone 這樣的東西?
「刻意立場」致致我們把世界史詮釋成「偉人」史(而且主要都是男性的「偉人」)。在《無所不在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 )一書中,傑出的英國科學作家馬特.瑞德利(Matt Ridley)徹底清理了「偉人」理論:「我們總是傾向將過多讚譽灌注在某個於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的聰明人身上。」啟蒙時代的思想家早已明白這一點,孟德斯鳩曾寫道:「人們將宗教改革歸因於馬丁.路德......但這其實是大勢所然。若不是馬丁.路德,也會是其他的人。」
一五○○年左右,一小群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征服者佔領了中南美洲。阿茲提克、馬雅與印加等帝國在短時間內相繼崩潰。為何?並不是諸如科爾特斯之類的「偉人」特別聰明或特別有才華,而是因為大膽的冒險家無意中將歐洲的一些疾病帶到美洲,他們本身對這些疾病免疫,但這些疾病對原住民卻是致命的。病毒與細菌才是今日有半個大陸講西語和葡語,並且信奉天主教的原因。如果不是這些「偉人」,世界史會由誰寫就?答案是:沒有人!歷史事件是由無數潮流及影響所促成的偶然產物。與其說有如一部汽車,它的運作方式更近似於道路交通。沒有人調度它。世界史是無規則、偶然、不可預測的。如果鑽研大量歷史文獻,將發現,所有重大改變都帶有偶然的因素。你會了解,傑出人物不過是歷史事件的木偶。要想獲得美好的人生,就別崇拜「偉人」,也別錯以為自己能夠成為「偉人」!
作者介紹│ 魯爾夫.杜伯里 Rolf Dobelli
生於1966年,在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ät St. Gallen)主修哲學與企管,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瑞航集團(Swissair-Gruppe)各分公司執行長,並旅居香港、澳洲、英國、美國等地。杜伯里為WORLD MINDS的創辦人和領導人,這是一個匯集全世界科學、文化、經濟領域一流人才的社群。他同時寫小說和專書,其中《思考的藝術》(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和《行為的藝術》(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翻譯成40多國語言,在全球暢銷超過百萬冊。魯爾夫・杜伯里目前與家人定居於瑞士伯恩(Ber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原標題:改變世界錯覺—Part 1 請勿耽溺於「偉人」理論 )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