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可能是許多讀者最感興趣的一門,但如果你期望從中學到投資理財獨門撇步,恐怕會失望,因為這不是一本專門探討理財方法的書,我也不是一個投資理財專家,對金融市場了解有限,更別說近年很夯的虛擬貨幣、元宇宙、NFT等,基本一竅不通。
我懂的是生活,以及為過好生活而必須做的財務管理,退休至今十六年,期間經歷過數次大小金融風暴,但從沒為錢煩惱過,憑藉的不是龐大積蓄,或投資眼光,更不是運氣,而是上堂課提到的金錢觀,以及投資理財的紀律性。
之前文章中說如果月支出五萬元,需要約一千萬積蓄(月支出十萬則需二千萬積蓄),這個說法的前提是平均6%年化回報率,因為1000x6%=60,除以十二正是每月所需的五萬。這是我在退休前採行的假設理論,那麼,過去十六年實際發生狀況如何?來到今日,是否需要調整修正?
首先,6%回報率在雷曼兄弟事件之前完全不是問題,當時我將多數積蓄放澳幣和人民幣長年期定存(我曾居住在此兩地),利率接近6%,基本無風險,再把小部分放在風險不高,且固定配息的基金產品上,日常生活費有了,總體回報更輕易超過目標。
2008金融風暴後風雲變色,各國大印鈔票,利率大幅下跌,投資理財的風險也隨之增高,我於是在定存陸續到期後,將一部分續存(利率接近4%),另部分則轉到債券型基金,類全委保單等金融產品,產品特性雖不同,考量點不變,仍舊是長期,分散,低風險。
我也將目標報酬率從6%調低為5%,也就是說,如果每月花費維持在五萬元,理財金額就需要增加到一千二百萬,甚至更高一些,原因是之前假設中沒有完全考量到通貨膨脹。如果沒辦法增加投資金額,就必須調低生活花費,才能求得長期財務平衡。
結果呢?過去十六年中,包括出事的2008在內,約有五至六年無法達到預期,其他則達到或超過,平均下來剛好5%左右。我知道這個數字在投資達人眼裡可能遠不及格,卻造就我過去十幾年未曾為金錢煩惱過一天的退休生活,如果可以重來,我還是會做同樣的事。
有意思的是,那個年代還沒有FIRE這個名詞,但當我兩年前首次聽說這個發源自美國的運動時,我發現它的理論和做法和我當年非常接近。
FIRE的財務獨立理論是:「存夠年花費25倍,放入金融市場,獲取5%年化報酬,其中4%當生活費,其餘用來應付通貨膨脹和生活急需。」
如果仍以之前每月五萬花費為例,一年需要六十萬,存夠一千五百萬(60x25)就算達到FIRE財務門檻,同理,如一個月要花十萬,門檻就是三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