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我們成功開啟了第二個專案,拍攝第二部電影。C從主角,變成了幕後監製,他開始籌畫著前前後後的事情:地點、時間、物資分配,偶爾,還會提出一些分鏡的建議。再過了半年,我們成立了龍影部落工作室,C成為合夥人,做起了真正和電影有關的事情。
第二年,C從餐旅學校畢業,那一年,所有人都在討論去哪個大飯店當服務員,去哪個旅店當經理,去哪個國家申請學校的時候,C毅然走進電影圈,走進了博納,當上了製片人。因為之前大學四年有過一些電影經驗,於是很快就被電影界認可。
過了很久,我們在一家飯店拍戲,看到了他的朋友已經當上了經理。經理看到他,大喊,這不是C嗎?怎麼開始拍電影了!
C笑著應付了兩句,回到路上,他跟我說,要不是他當時來劇組實習拍戲,說不定也在飯店工作,不知道現在的自己在哪裡。
如果你有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幹什麼?答案很簡單,你要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無關。這杯水,可以是我們的工作,是我們的科系,是我們的學校,總之,是我們現有的東西,可是,多少人都只是盯著這杯水,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生活的目的,忘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的確,當你有杯水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放下,可以不管它,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放肆去流浪去走南闖北,而不是因為一杯水,而停止了步伐,限制了你有的界限。
我們總因為我們擁有的,而限制住了自己無限的可能。
3.心理學上的一個惡性循環
這是人心的bug,就是一旦有了什麼,就把所有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擁有的,以它為中心計畫,卻從來沒問過自己是否喜歡它。
當精力被聚焦在自己擁有的東西,也就很容易去忽視其他的可能性,然後變得越來越珍惜自己擁有的,隨著時間推移,擁有得越少,就更加珍視那點東西,從此,惡性循環。
我之前當英語老師,很多同事就是這樣,他們一開始只教兩門課,每天就這麼上著,每天除了教英文就是回家,其他的什麼也不在乎。
後來,他們怕累,乾脆把兩門課減少到一門課,最後,直到考試取消,他能教的課沒有了,忽然間什麼都沒了。有時候我經常會問:是生活,還是對生活的選擇,把他逼到了絕路呢?
4.雙管齊下:課後的生活,決定了你的轉型
那是不是我們一定要放棄自己的本職專業,一無所有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呢?也不是,這世界上一定有一條路,是能兼顧兩頭的。我曾經見過一個經濟系的學生音樂學得很好,後來一打聽,他下課後的時間,幾乎都給了音樂。
我問,那你主修怎麼辦?他說,不被當就好了啊。
是啊,這就是底線:不被當就好了。
只要以不被當為底線,拿到學位證書作為保底,其他的時間浪費了也是浪費,還不如磨練另一技能,這一技能將會伴隨你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