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在農村長大,農村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不僅學業競爭壓力小,還可以結交一群興趣相同的同學。雖然我父母有傳統對女性性別角色期待與規範,教育方式是打罵教育方式,實際上家中農務與家務是不分男女,在學業及工作選擇上任由子女決定。長大後我選擇社會工作這個行業,進入家庭暴力被害人服務領域,多年工作經驗,深深體悟性別不平等帶來許多暴力與傷害,同時,我也告訴自己,我絕對不用各種暴力形式處理衝突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和教育孩子。
邁入婚姻後我和我先生不僅家務分工、經濟收入也各自處理,到了懷孕,我常常在想,我想要孩子未來會長成怎樣,我希望我孩子的童年是快樂的、跟家人關係是親近的、可以同時具備有陰柔和剛強氣質的兩性化孩子。於是,孩子出生後,生活中有關於衣服、物品、玩具、書本選擇,只要孩子喜歡,不論顏色或圖案,只要沒有具備危害物質及有多重使用功能,便會選購給孩子使用,包括娃娃家、粉紅色麥克風、湯瑪士車子、米飛兔、麵堡超人、飛天小魔女、DORENI、史努比、Hello Kitty、黃色小鴨等,讓孩子選擇使用的物品或玩樂去性別化。
我的孩子生理性別是個男孩子,從小是個很愛哭、膽小、又愛講話、愛抱抱的孩子,而且在家裡從來沒有被打、被體罰、貶抑言語管教。眾所皆知,性別是社會建構的,家庭是孩子第一個社會的環境,幼兒園是第二個,卻也可能是複製性別迷思或傳統性別任務定型的大染缸。
猶記得,幼兒園每周五有玩具分享日,可以帶玩具與同學玩,他很開心選了一個有聲音有音樂的Hello Kitty麥克風,晚上在床上嘰嘰喳喳要如何跟同學玩。隔天回家後,他很失落的告訴我,他以後不要再帶去了,因為老師在集會詢問同學有沒有帶玩具,請同學把玩具拿出來看時,一位女同學突然說:「你是女生嗎?女生才會玩粉紅色、才會玩Hello Kitty」。
我當下問他接下來呢?他說老師問同學想不想玩?大家回答想玩。有趣的是,他的男同學第一個跟他借來玩,女同學也來借。我可以理解,對於孩子很開心分享玩具當下,突然面對同學質疑,造成羞愧的負向感受,這是很正常的。身為媽媽,聽著他陳述整個過程,同理當下他的心情感受、討論同學玩麥克風的情形、抱抱他安撫不舒服感受,進而跟他澄清說明:「麥克風的功能是要玩的,不管任何顏色、任何圖案,只要想唱歌都可以玩,不管是男生或是女生」。雖然經過這樣過程,孩子不舒服感受紓解,之後我也鼓勵可以再帶去,但孩子被當眾質疑感受是真實的,他之後總是會精挑細選分享玩具,不希望再被嘲笑。還好,此事對孩子影響場域只停留在學校,在生活中影響不大。由於孩子具有兩性化特質,不管是小女孩或是小男孩遊戲都受歡迎,但也成為相互拉攏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