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1970年代衛生棉、棉條引進台灣,當時家境好的婦女是有棉條可以選用的,但沒多久便銷聲匿跡沒人使用...在台灣有第一隻本土的導管棉條前,買導管衛生棉就像買「禁品」一樣,賣家只能偷偷的從國外運回來賣,想買的人也常透過私下交易拿貨。直到2010年才有台灣本土第一家導管式衛生棉誕生,在這之後月亮杯、月亮褲、月經碟片等多元的產品接連推出。
如果能透過棉條讓經期時運動比較方便;使用月亮杯減少生理用品的更換頻率;穿月亮褲讓要來不來的時候、要走不走的時候完美接殺月經,為自己選擇喜愛的生理用品,身體力行的開始愛自己吧!
為什麼台灣女生不太會用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
我們身處以衛生棉為主流的使用情境,早已習慣衛生棉廣告中「男友貼心幫買衛生棉」、「宛如姐妹一樣」、「只有女生最知道」、「自由自在」、「極致的呵護感受」、「終能一夜好眠」等訴求。
經期不只是個別經驗,同時也是文化形塑的特定產物。手邊若只有衛生棉的選項,我們就會因為自身經期的差異,以及搭配使用衛生棉的情境,產生對經期以及經血的特定看法。然而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有沒有可能帶來另一種理解月經的文化?要是藉機換位思考,改用比較少人用的棉條,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
看美劇與棉條初相遇
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是幾歲時能一眼認出棉條?又是受誰影響?台灣今日年輕女性,大多不是從家庭、學校等社交圈知道棉條為何物,比較可能是從歐美影視作品中看來。這小小一管,要是沒人解釋,還真想不到它為何會「好用」:它容易置入陰道又取出來嗎?會不會容易髒手?單就向誰請問該如何使用棉條,又能跟誰討論跟分享有關棉條的資訊,就呈顯美國跟台灣經期文化的落差—在生理用品中,棉條對美國女性而言是常見的選項,但對台灣女性並非如此。
棉條出現在美國熱門影視作品中時,不會只是因為劇中角色月經來了,遭遇月經並處理月經的腳本,還同時反映出棉條具備的社會意義:反映棉條在女性之間的傳遞,美國知名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1998-200)裡,女主角之一的凱莉曾若無其事地從手提包裡拿出導管棉條,借給公共廁所裡偶然相逢的陌生人,直接預設對方也知道怎麼用,顯示的是棉條的普及與處理月經的習以為常,即便是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因為生理性別相同,能想像對方在月經來時,有多困窘,又需要怎樣的幫助。
女孩都有的經驗,遮遮掩掩地去換衛生棉
從此回看台灣的社會氛圍,特定的月經觀念如何形成?整個社會對月經的不友善,使公開討論相形困難。翻開市面上的性別議題書,以及台灣婦女與性別研究論著,皆能發現種種關於月經污名化與月經禁忌的闡述。融合學者如張珏等人以及張菊惠、莊佩芬等人的研究,我們能夠發現月經之所以被隱蔽的社會成因,一是負面的月經經驗,女性自小就必須遮遮掩掩地換衛生棉,連去廁所更換也要找其他理由,以免被人發現;二是經期不適的成因有很多,改善之法莫衷一是,往往在談話之間歸諸個人生活習慣。傳統的月經禁忌多從保健衛生著眼,囑咐女人應時時保持清潔,避免污穢,把月經跟不衛生對等看待,容易使得女性自我厭惡、迴避談論,也讓男性對月經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