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月經來不能拜拜?
學者翁玲玲 爬梳漢人的月經禁忌及女性應對月經的態度變化。傳統漢人社會,有月經的女人不宜祭祀,而受訪者對於這個禁忌的想法略有不同:有人認為月經來時身體比較虛弱,在家休養比較適合;也有人認為月經來時去祭拜,神明也不會知情;但也有人不是那麼相信這些禁忌,但寧可信其有,在處理事情時隨社會習俗行動。從受訪者口中可以區分出月經的生理意義跟社會意義,有人認為當時月經來,生理用品沒那麼好用,走在路上會很容易被發現穿著月事布,又怕會漏,出門很不方便,乾脆少出門;但也有人認為月經不帶負面感受,只是別人這樣想的話,也要顧及他人的想法。對她們而言,處理月經並不污穢,卻有各自面對禁忌的因應之道,比如這樣婆婆就不會叫媳婦準備拜拜;或者大家都要一起拜拜時,就在心裡跟神明請例假,表面裝作沒事發生。翁玲玲的研究指出,女性除了重視調養身體、把有無來月經跟受孕想在一起等醫學常識之外,另有一套應對民間禁忌的規則跟彈性,同時指出傳統醫學並不把經血視為污穢,污穢反倒是個相當晚近的衛生概念。
健康課本寫到,除了生小孩之外月經從無間斷
學者李貞德則探究戰後衛生教育課本裡的性與性別。戰前這些課本在說明生殖器官的解剖圖時,談論男性的性器官仔細得多,而介紹女性的體內生殖器官時,甚至會刻意遮住外陰部,避開性聯想。在談生理現象時,也主要是從精子的旅程去探討受精、懷孕的過程,並未討論月經的周期、月經的成因,甚至沒有說明卵子是什麼。同時在照護原則方面,則強調女子宜家務、宜靜不宜動,宜生育小孩等面向。戰後的課本則是詳男略女,詳細介紹器官構造與功能,「不談生殖的行為跟機制」。而關於月經,則是有版本強調月經自初經到停經,除了生小孩之外,從無間斷,若有月經不適則是不正常的狀態。李貞德同時注意到許多針對月經周期的負面描述,比如以「變質退化」形容子宮內膜剝落,不受精是「卵死膜落」,給人失敗的印象,甚至談論停經時,提到退化、病態、失去生殖能力等狀況,將年齡漸長的女人排除在正常女人之外,並在提到月經如何影響身體時,會有情緒暴躁、不穩定等情況。
不可告人的月經
在探究台灣年輕女孩的初經時,學者王秀雲訪談眾多生於戰後女性的初經經驗,指出目前7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推知在1950年代來初經,她們大多數人往往是在來初經時,才在不知所措中習得防漏跟清潔之事。女性親人之間也不會直接談及月經,但會從家人製作及清洗、曝曬月事布中,間接知道月經是怎麼一回事。而在公共廁所中看到有血的衛生紙,也是只有女性會接觸到的月經「衝擊」。王秀雲描述家中有較多女性長輩的女孩,能從她們身上學習隱藏跟清理等實用知識,要是家中男性多,女孩便需要自己摸索。而1970年後,學校作為主要知識來源的教育機構,國小雖然也設有健康教育課程,但仍有師資不足的狀況,男老師可能直接不教,許多女老師可能也會模糊帶過,不去描述太多細節。因此女孩在校園中其實缺乏討論月經的場域,初經不只讓她自己驚慌失措,就連老師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其他撞見的同學何為月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