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容易出問題的部位之一應該就是子宮了,尤其是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已經達到20%-40%,相當於平均每4-5個成年女性中,就有1個人患有子宮肌瘤,其中30-50歲的女性多見。中醫師提醒,出現6大症狀,小心子宮肌瘤上身,包括月經異常、白帶多、繼發貧血等,而中醫調治子宮肌瘤包括針灸10大穴位與依體質調治藥膳,藥膳建議像是「化瘤蛋」助散結化瘀。
子宮肌瘤按照肌瘤的生長部位分為:子宮體肌瘤、子宮頸肌瘤
由於子宮肌瘤生長緩慢,且症狀不明顯,平時不容易察覺,多數是在婦科檢查中才發現。所以,臨床報導的發病率是遠低於真實發病率的。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按照肌瘤的生長部位分,可以分為:子宮體肌瘤(90%)和子宮頸肌瘤(10%)。子宮肌瘤按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係,又分為:粘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以下分別說明:
子宮肌瘤按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係分為:黏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
1.黏膜下肌瘤:往子宮腔裡面長。
2.肌壁間肌瘤:長在子宮的肌肉內。
3.漿膜下肌瘤:往子宮外生長。
子宮肌瘤確切的發病原因尚不統一,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腫瘤。大量研究認為,子宮肌瘤主要與雌激素有關,雌激素協同作用是子宮肌瘤生長的促進因數。因此,雌激素水準失衡的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現子宮肌瘤。現在的職場女性工作壓力大,熬夜、久坐、情緒波動大、飲食不規律等,都是引發雌激素分泌失調的因素。
子宮肌瘤中醫依體質分類
吳明珠中醫師表示,子宮肌瘤屬中醫的「癥症」、「積聚」、「崩漏」等範疇,是有形之邪凝結不散,停聚在下腹胞宮中,逐漸形成的結塊。多由於正氣內虛、感受邪毒、情志怫鬱、飲食損傷、宿有舊疾等因素,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失常,產生氣滯、血瘀、痰凝、濕濁、熱毒等病理變化,長期蘊結於臟腑組織,相互搏結,日久成疾。
中醫:子宮肌瘤氣滯血瘀有關
子宮肌瘤又稱為「癥瘕」,它的發病主要與氣滯血瘀有關,瘀血體質和氣鬱體質都是子宮肌瘤的易感體質。《景嶽全書•婦人規》中說:「瘀血留滯作癥,唯婦人有之。」《醫林改錯》雲:「氣無形不能結塊,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體內有瘀血,是子宮肌瘤的發病基礎。
而經血排不乾淨、飲食生冷、感受寒氣等,這些也都是導致瘀血停留胞宮的常見因素。氣鬱會引起血行受阻,氣聚血凝,積而成塊,逐漸增大形成癥瘕,也就是子宮肌瘤。
因此,瘀血體質和氣鬱體質的這兩類人,平時需要多留心。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瘀血體質或氣鬱體質?這兩種體質的人,都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