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小國就沒有自己的位置?奧地利建立起來的長遠外交影響力,除了讓首都維也納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也在國際社會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許多艱難的國際談判都得借助奧國政界的龐大人脈,無法忽視這個小國家。
奧地利從一個強大的帝國,變成了一個人口只有八百萬的小國,仰大國鼻息似乎合乎常理,而今天的奧地利,到底如何在國際間站穩腳步?
奧地利在國際上的位置,最值得一談的地方,就是她的外交影響力。在二戰後,奧地利選擇了永久中立的體制:不參加任何軍事聯盟,其領土上也永遠不准任何外國軍隊設立軍事基地,這讓她在國際上有了一個獨特的地位。
看看冷戰時期的地圖,奧地利的政治地理位置更是十分微妙,她被夾在民主西歐與共產東歐之間,被視為自由世界的第一站,也是各國情報分子、人口販賣分子活躍之處,加上歷史悠久的奧地利帝國歷史加持,雖然王室已經不在政治核心,但是這數百年間所搭起的綿密的人際網路,完全不能小看,直系和偏支的許多後代,依然在檯面上下發展其勢力。
身為中立國,奧地利自視為東歐與西歐之間的橋樑,也以一個做大國家之間的調和小國自居,低調的在檯面下拉動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細線,也成功的讓許多國家的政治人物,彼此好好坐下來談話。比如說,緊張的冷戰時期,奧地利就在一九六一年成功的讓美國總統甘迺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來到維也納,進行隱密的深刻會談。
重要的國際組織也看中奧地利的獨特政治地理位置,皆選擇設立在奧地利(國際能源組織、聯合國以及旗下許多機構、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國際出版局等)。走在維也納的街頭,你不時會看到來奧地利開會的各國人士,不同膚色不同服飾,扛著公事包,成為這個城市的特色之一。維也納也有數不清的各國駐外人員,多所國際學校也應運產生,學生多半是這些外派人員的孩子。
誰說小國沒有地位?奧地利的外交魔力
有著這樣的背景,奧地利栽培出許多外交人才,也以開放性的外交政策及圓滑的外交手腕著名,外交部長也是內閣中的熱門職位。近年來,最引起國際媒體矚目的奧地利外交人物,首推於二○一七年底上任的現任總理、前任外交部長賽巴斯丁.庫爾茨。
他從中學就投入政治,曾任奧地利人民黨青年黨團的領袖,因為作風高調,怪點子又多(他曾在選戰時期,開著一輛漆成全黑的箱型車,到處發保險套),爭議不斷。二○一一年擔任處理移民議題的內政部國務卿,二○一三年底,他被任命為外交部長時還未滿二十七歲,為當時全世界最年輕的外交部長。當然也有人質疑,這個沒什麼社會經驗的政治家(美國國務卿凱瑞就整整大他四十三歲),要如何駕馭錯綜複雜的外交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