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填鴨式教育,學生就會變懶、完全不念書?奧地利震撼的教學方式,讓台灣老師都慚愧

2017-10-05 10:33

? 人氣

自有意識以來,學習的記憶對我而言都是被動、盲從、機械式地重複。小學、國中、高中,在這一條蜿蜒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認知與啟蒙的教育河流中,水裡的生態系和有機體卻異常地貧瘠。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正在學的這些,國文、歷史、數學、理化……等等分化破碎的科目和我的人生究竟有什麼關係,沒有人說得清楚,也沒有人費勁去問。這就是我青少年時期對學習的所有印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被翻到破爛的英文辭典

1996年,國三的我在家裡儲藏室翻箱倒櫃,意外發現了老爸買的一卷錄影帶,那是《悲慘世界》在倫敦的皇家亞伯特音樂廳十週年的紀念演唱會。好奇的我將影帶滑入錄影機,在沒有中文字幕,渾然不理解歌詞含意的狀況下,主角尚萬強(Jean Valjean)迎向苦難時虔敬純澈的音色,女主角芳婷(Fantine)在絕望深淵時淒切哀柔的歌聲,小女孩珂賽特(Cosette)無依無靠時唱出單一的想望,卻讓我內心抒情脆弱的特質徹底崩潰,跌入了一個比現實更真切的劇場世界。

於是,我著魔似地,抱住了家中僅有的一本遠東英漢辭典狂翻猛查,將錄影帶附的歌詞小冊子註記得密密麻麻,然後每天反覆倒轉、播放,一個月過去了,我已經能背唱出幾乎每一首歌曲。

接著,我欲求不滿而迷上了音樂劇,來回進出當時宜蘭唯一的CD店「邁阿密」,搜刮一齣又一齣的音樂劇:《歌劇魅影》、《西貢小姐》、《屋頂上的提琴手》……

高中畢業前,我的遠東英漢辭典被我凹折得軟爛不堪,我也因而愛上了英文;說得更準確一點,我不是愛上英文,而是愛上了英文為我開啟的一個新世界。這樣的一個偶然,改變了我人生的選擇和我學習的經驗,也是我大學、研究所非英文系不讀的原因。追根究柢,也是我今天站在孩子們面前,教他們英文的原因。

然後,我告訴他們,今天選唱這首曲子,不只是因為我個人的生命經驗,更是因為這首歌曲的含意。歌的背景是法國十九世紀初,由憤怒的民眾試圖推翻極權的七月王朝所唱出的心聲。這是首渴望掙脫枷鎖,奪回自由的歌;是首被壓抑已久,憤慨一舉爆發的怒吼。

我轉而問學生:「你們呢?是否對長久以來填鴨似的教育有著同樣的不滿?在國小、國中長久被壓迫的僵化教育體制下,你們內心有沒有期望自由的呼聲?」我又拋了一個問題給他們:「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可以自己主導,選擇你學習的事物,你會想學什麼?」

大概一下子接受太多資訊,班級頓時一片寂靜。孩子們的眼裡有一些困惑,有一些思考,努力試著回答這個也許從來沒有人問過他們的問題。

學習的動機來自內心深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