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3位得主找到了影響生理時鐘的因素,他們發現控制生理時鐘的是大腦中一個叫做視交叉上核(簡稱SCN)的地方起作用。影響人清醒或睡眠的是SCN處延伸出的兩束神經,這兩束神經與大腦中的松果體相連接。也就是說,主要是受松果體所分泌的褪黑激素影響。褪黑激素幫助人體從小建立規律的作息,胎兒在母體時就透過胎盤吸收褪黑激素,即使出生後一,兩週無法自行製造褪黑激素。然而,一旦斷奶之後自然就會自行分泌。褪黑激素的分泌在兒童時期達到頂點,青春期則開始減少分泌,而其他的荷爾蒙分泌攀升,藉以提醒人體已進入思春期。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褪黑激素的分泌持續減少,50歲開始呈現大幅度的下降,60歲之後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大約只有20歲時的一半,當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時,人體便開始顯露出種種老化的跡象。
近年來,全球醫學界對松果體所分泌的褪黑激素的功能日益了解,才使我們可以進一步窺視松果體的奧祕。褪黑激素的化學結構非常簡單,但是在人體內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監視著體內各種腺體、器官的運作;指揮各種荷爾蒙維持在正常的濃度;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使血壓下降、心跳速率減慢、降低心臟的負荷;還能減輕精神壓力、提高睡眠品質、調整生理時鐘、抒解時差的不適感。
褪黑激素是由負責神經傳輸功能的上皮胺素(Epithalamin)轉化而來。白天的時候,人類有意識的活動極為活躍,需要更多的上皮胺素來供應神經細胞;而到了晚上或靜坐時,情形卻恰恰相反,有意識的活動變少了,因此有更多的上皮胺素轉化為褪黑激素。可是,一旦眼球見到光,褪黑激素的合成就被抑制住了,這就是為什麼上夜班的人、深夜開燈睡覺的人,免疫功能會下降,比較容易罹癌的原因。研究發現,深夜明亮的燈光會減低女性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加雌激素的水平,使得夜班工作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此外,精神病患者體內褪黑激素含量,明顯低於正常人。
補充褪黑激素和上皮胺素,可延緩老化
人類的衰老有許多科學上的論點,除了導因於DNA(去氧核糖核酸)尾端的端粒(Telomere)因為細胞分裂而縮短之外,隨著年齡增長,松果體分泌的上皮胺素(Epithalamin)就會不足,導致衰老。只要補充松果體所分泌的褪黑激素和上皮胺素,就可以延緩人體的老化。褪黑激素和上皮胺素這兩種荷爾蒙是相輔相成的,均由氨基酸組成,褪黑激素是由色胺酸(Tryptophan)跟5-羥色胺(Serotonin)所合成,上皮胺素則是由天冬胺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胺酸(Glycine)合成。褪黑激素在夜晚分泌,具有鎮靜作用;上皮胺素通常在白天分泌,能激發組織、器官的活性,改善因為年齡增長,晝夜節律失調、睡眠週期改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