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軍公教長輩,教出不懂投資的孩子!專家揭理財盲點:薪資結構、升遷規則

2022-08-22 09:40

? 人氣

專家揭軍公教從業人員理財盲點:薪資結構、升遷規則(示意圖 / 取自Pexels)

專家揭軍公教從業人員理財盲點:薪資結構、升遷規則(示意圖 / 取自Pexels)

(撰文|成昀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軍公教」一個傳統且給人印象深刻的「族群」,不同於以往我們曾經學習過的「漢滿蒙回藏苗傜」,也不同於現在身邊日常生活所理解的台灣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或是原住民等,「軍公教」是一個以工作屬性或是職務類型進行區分及界定的概念,因此我們對於「軍公教」一詞,曾有著不同的認知及理解,也有著不同的嚮往跟追求。

「軍」:台灣是個具有歷史淵源及社會文化脈絡薈萃的地方,憲法第 20 條亦訂有「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不管在過去的歷史經驗,亦或未來的軍旅體驗,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都是一種對先人及前輩的一個沉思及體悟。而自國共內戰開始,亦即東北各省及各地戰場間之移轉及變化,途中輾轉經過上海、南京、江浙、兩湖及川滇等地,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的影響,不僅止於各地文化上的交流及融合,也帶來各地區美食體驗及生活習慣的磨合。不管是煎、煮、炒、炸還是吃、穿、喝、用,都有著互別苗頭,卻也相互尊重的精神。而唯獨在經濟及財務的習慣上,有著共同的經驗及體會,那便是同屬軍職及部隊在薪給及俸餉上的模式。

「公」:台灣是個具有獨特憲政體制的地方,採五權分立,相較於歐美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外,融會特有之考試權及監察權而成。在既有的三權分立制度下,考試權隸屬行政權,難以確實獨立公正任用優秀人才,且易受政黨派系因素影響而衍生分贓政治之流弊,憲法第 18 條訂有著「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之權」,而此一舉措,也可追溯自科舉制度之形成及其影響。而自古以來,「士農工商」所表彰之順序,也反應出了社會觀感及崇敬之位階,所以社會對於能從事公職,或是能擔任公僕,往往是被稱羨及追求的。進一步思考服公職或為官一途,就有關經濟及財務的習慣上,似乎也有著兩袖清風的清廉正直,以及不容質疑的操守品性。

「教」:台灣是個識字率及教育普及率領先全球的地方,憲法第 21 條訂有著「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自民國 57 年起國民義務教育延長至九年開始,在開始有了認知能力及記憶能力的時間,首先接觸到的,便是國小及國中老師。而老師們在給予頭一次接觸到非原生家庭的我們,第一個印象便是清晨早起到校,帶著滿心的歡愉展開單純且活潑的日常,從課程開始前兩小無猜的相互鬥嘴及爭吵,到課程中錙銖必較的相互競爭及比拚,以至於課程後叮囑提醒的深思及成長,學校帶給我們的,不單單只是前述的體驗及回憶,更深刻的來說,是留給我們一個非常強烈的印象。「學校老師與教職」對於日後我們的成長來說,已經成為了一個美好回憶的體驗及心之所嚮的選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