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作者老吳開始存股後,他發現ETF其實是一種投資組合的股票,雖然具有分散風險的作用,但不是每種ETF都適合存股,也有管理費、溢價、不滿意成分股的缺點,因此老吳認為,若懂得ETF的概念,自己制定選股標準和策略,也能做自己的選股經理人。
標的可以自己選
這個優勢的前提是投資人不排斥自己選股。市面上股票型ETF,都必須完全接受指數追蹤的成分股與權重。
舉例來說,投資人熟悉的元大高股息基金(0056), 每半年就會調整一次成分股。成分股須通過三項篩選標準:市值、公眾流通量與流動性,再進行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的排序(詳情請參考公開說明書),主要是以高殖利率為訴求。
0056在2021年6月的調整,新納入了 5 檔個股:友達(2409)、群創(3481)、長榮(2603)、南帝(2108)、超豐(2441),其中友達、群創與長榮這3檔股票,就近5年的獲利穩定度而言,對某些人來說,較不適合當長期存股的標的,當時也因此引起一些討論,但這是0056的遊戲規則,想買的投資人就必須全盤接受。
在2021年12月3日公布的下半年度的調整,0056 新增了裕民(2606)、中鴻(2014)、聯詠(3034)、中鋼(2002)、聯強(2347),同樣以近 5 年獲利穩定度來看,5 檔個股中,裕民與中鴻也不算是長期存股的首選。
0050追蹤的台灣50指數,成分股篩選同樣須先滿足依市值、公眾流通量與流動性之標準,且主要是以上市公司的市值為訴求(詳情請參考公開說明書)。2021年11月30日公布的持股明細中,包含面板雙虎友達、群創,以及貨櫃三雄長榮、萬海(2615)和陽明(2609)。
這些個股不是不好, 靠著這些個股在上漲波段賺到錢的也是大有人在,只是基於長期持有的立場,若自己有選擇的話,以上不適合的標的,就不會優先買進,而自組ETF 的優勢就是自己有選擇權。
不會錯過中小型績優股
一般市面上投信公司發行的ETF,其成分股篩選會擔心個股的流動性不佳,即交易量過小,大量買進或賣出時,都會嚴重的影響到價格,所以通常都會篩選市值或是交易量大的個股作為成分股,吸引投資人的信心。
但我的篩選標準,並不會特別限制市值量大或交易量大的個股,主要是因為兩個因素:
1.長期持有:以長期持有為目的,通常不會在短時間內大量買進或賣出,所以即使成交量一天數十張,甚至是數張,也不用擔心流動性不足,且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買到自己理想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