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書叫《咖啡癮史》,講的是咖啡這種飲品是怎麼走進人類社會,成為現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這本書讓我對「成癮」這個現象的理解又深化了一步。
過去,我們認為「成癮」是一種很沒出息的行為,是意志不堅定的人身上才會有的現象。比如菸癮、酒癮、毒癮、賭癮。不過這個理解有一個小漏洞。很多吸菸成癮的人就反問,你說我意志不堅定,那人類歷史上意志堅定的人都什麼樣?邱吉爾算一個吧?那是有名的意志堅定的人,他帶領英國熬過了二戰,你不能說他意志不堅定吧?那為什麼邱吉爾菸癮那麼大,而且無法戒斷呢?
回到咖啡這個例子上來。咖啡會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會帶來滿足感,所以讓人上癮,這是生理上的解釋。但是要是回看咖啡流行的歷史,你會發現沒那麼簡單。它不光是生理依賴,還有一層更複雜的意義。
咖啡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世界上最早食用咖啡的地區叫柯法王國,也就是今天非洲的衣索比亞一帶。當時,人們像嚼口香糖一樣,整顆咀嚼咖啡果。那味道肯定不怎麼樣。當然,人們也不是為了好吃才吃,而是他們發現,吃咖啡果可以讓人興奮。後來,人們還把咖啡豆和油脂混合,做成了高爾夫球大小的點心,專門給戰士吃,讓戰士好上陣打戰,提振精神。
此後,咖啡開始擴散到其他地區,馬上就大受歡迎。當然不是因為它味道好,而是當時的人類生活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祭祀。所有的祭祀中,都有一個固定環節,就是吃東西。吃平常的東西肯定不行,必須得是能引起強烈的情緒波動的食物。因為人們認為,這類能引起情感波動的東西一定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可以用來和神靈溝通。
這個現象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比如瑪雅人在祭祀時會使用一種有毒的青蛙做成的迷幻藥;埃及的聖紫羅蘭之所以被奉為聖物,也是因為它有致幻作用;印第安人在祭祀中會服用一種特殊的仙人掌,也是因為它含有迷幻劑成分。當然,跟這些迷幻藥比起來,咖啡豆既能帶來情感波動,又沒有那麼強的副作用。安全又健康,當然是祭祀首選。
咖啡最先滿足的恰恰不是生理意義上的癮,而是社會意義和精神意義上的癮。這個需求並不是某個人內在的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一個社會和精神需求。它僅僅是具備這麼一丁點能讓人興奮的特性,但只要這個特點被人類抓住,就會在人類的需求中被不斷放大。
但是,咖啡直到這會兒還是祭祀工具,不是飲品。它真正變成飲品,是大概八百多年前的事。當時就有人做罪惡的販奴生意,一些中東地區的人販子把非洲的奴隸帶到了中東。更具體點,是葉門一個叫摩卡港的地方。第一杯現代意義上的咖啡,是在這裡被發明出來的。人們還用港口的名字給它命名,也就是摩卡咖啡。巧的是,摩卡這個地方又偏偏是個港口,傳播能力很強。所以咖啡的喝法,很快就從這裡傳遍了整個阿拉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