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從一歲開始,幾乎可以很確定地說,會迷上汽車或電車。另一方面,女生當中會黏在玩具車展示櫃前的孩子,我自己可是從未見過。
二零二零年的時候,高知識分子似乎都流行評斷說「大腦沒有性別差異」。某研究者指出,其理由是這種說法看起來更先進、更聰明;同時也是標榜促進女性活躍的社會局勢下的要求。不過,實際站在養兒育女的母親角色來觀察,兒子和女兒是不同的。即使有人說沒有性別差異,但明顯脫離了現實不是嗎?
男孩對玩具車、女生對亮晶晶的飾品表示關注,明明不是父母親決定和分配的,孩子本身卻會自動區分自己的興趣。為了試驗,我曾購買一整套漂亮的飾品給幼小的兒子,可是他連一秒鐘也沒注視。換成是堆高機和消防車的話,就急忙飛奔過去,一整天沉浸在裡頭。
女孩對於觀察人的心情很在行,從很小開始,就充分理解自己笑容的魅力;就算只有三、四歲,就已經懂得巧妙地控制父親。即使只是從旁觀看這樣的小孩,也往往會不禁讚嘆「果然是女生」。相反的,沒見過男孩把笑臉和聳肩當作武器來使用。
男孩和女孩哭的方式不一樣。固執的點、平復心情的方法、肢體動作、喜歡穿的衣服,全都不一樣。個人的差異性當然會有,但是有育兒經驗的母親,提到「女生都這樣」、「男生都那樣」的例子可是多得不勝枚舉。你也有同樣的見解嗎?那些不痛不癢的話在教養孩子的現實中可不管用。基於這個理由,我想在此重新宣言:男女頭腦大不同!
「教養女兒」和「教養兒子」的方向不一樣
兒子很可愛,女兒當然也很可愛,但是大家經常會提到,這兩種是不同類型的可愛。兒子討人喜歡的模樣之所以會令人疼入心,是因為男孩子的自我身分認同的發展,遠比女孩子起步得晚。
女孩子較早認知到「自己」,並且懂得巧妙地表現出來。比起「自己」,男孩子則傾向於熱烈地關注「對象」,把自己擺到一旁,首先熱衷於「母親」這個對象。漸漸地,男孩子所著迷的範圍會從玩具、運動、拓展至宇宙等面向,儘管如此,在正式進入自我身分認同的青春期之前,大腦仍以「一心向著母親」為最根本的基礎。換句話說,在人生的最初階段,男性腦所認定的「自我」是完全交付在母親身上的。
這也說明兒子總是離不開媽媽的緣故,那份「完整的愛」使男孩子覺得自己少了母親就會活不下去。大多數的女性生來就具備一種能力,可以「把身旁的四周巡視一遍,再將心思放在喜愛的事物上」,最終養成客觀性並成為能力優秀的女人。
女孩子在幼小時期所「喜愛的事物」當中,排在首位的其實是「自己」。她們在很早的階段就懂得愛「自己」,而且會仔細觀察「自己」和周遭有著什麼樣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