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全是這些青飛屎、黑尾仔屎!」承銷人們看著載滿鯖魚的魚仔車緩緩駛入南方澳第三漁港邊的地磅站,司機一拉開替漁獲遮陽的防水帆布,滿車的迷你鯖魚、竹筴魚映入眼簾,忍不住罵道。產銷雙方像是積怨已久的仇家,開始在空中你一言我一語,面對承銷人對漁獲體型過小的抱怨,船主們也不甘示弱的回道:「不爽麥買啦!」
今年以來這種火爆場面從沒少過,體長在10公分左右或以下的鯖魚和竹筴魚,被大量送回南方澳,當地人稱為「青飛屎」、「黑尾仔屎」。這些迷你魚不僅會壓低整體魚價,更讓許多同樣以捕撈鯖魚維生的中、壯年船長擔憂不已,「現在連小小鯖都抓,抓到斷種了,我們以後還要抓什麼?我們小孩還小、有家庭要養,還有好多年的海要討……」
2013年《鯖鰺漁業管理辦法》上路後,以鯖魚平均體長作為重要資源指標,平均體長本來有緩慢地恢復,但在2021年卻跌至九年來最低點,且在2019年之後,台灣鯖魚總捕獲量也較歷年平均銳減超過1/3。原本有著「鯖魚之鄉」美譽的南方澳,近年已鮮少見到漁船趟趟滿載的場景,鯖魚更是越抓越小隻。(延伸閱讀:整整40天,全漁港100艘船就是不出海!屏東漁民大團結,讓櫻花蝦身價翻漲10倍)
台灣的鯖鰺漁業究竟面臨什麼危機?氣候暖化是影響劇烈的重要因素,但鯖鰺漁業本身的管理不足,大量捕撈幼魚更加速資源的損耗,產業的不良結構與習慣也導致危機逼近。此外,長年在漁場北方虎視眈眈的中國漁業艦隊,不時撈過界與過漁,更加速洄游性鯖鰺資源的耗盡。
鯖鰺漁業該何去何從?今(2022)年6月,鯖鰺漁業協會趁禁漁期召開會員大會,通過第一個具罰則的自主管理公約。但這只是第一步,農委會是否願意進行《鯖鰺漁業管理辦法》的修法,著手制定漁獲總量管制與配額限制,輔導漁民朝精緻漁業發展,以及產官學三方能否共同投入漁業資源調查,以應對未來越趨嚴峻的環境,是鯖鰺漁業能否永續的關鍵。
鯖魚佔全國沿近海漁業產值20%,可供人食亦可做成飼料
鯖魚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海魚種類,價格實惠,常駐於便當和簡餐店,也是各式罐頭、柴魚乃至遠洋和養殖漁業重要的魚餌及飼料原料,10年來平均年產值高達31.2億,佔全國沿近海漁業產值的20%(以花腹鯖為主,白腹鯖僅佔產值的一成左右)。
鯖魚屬於洄游性魚類,主要在台、日、韓、中圍繞的東海海域中迴游,台灣是鯖魚迴游路線的最南端。固定流經台灣的溫暖黑潮,會在東北部海域帶來一股伴隨豐富浮游生物、小型甲殼類等食物的深海湧升流,因而從釣魚台、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和花瓶嶼)到蘇澳外海這一片海域,成為鯖魚非常重要的生活區域和產卵場,也是台灣漁民捕撈鯖魚的主要漁場。(延伸閱讀:吃魩仔魚是罪過嗎?專家解釋:它不是「數百種魚類的幼苗」,但要避免過度捕撈)
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呂學榮表示,數十年來,台灣有無數家庭仰賴鯖魚過活,牠也是台灣唯一能支撐起如此大規模漁撈活動的魚種,「是台灣極珍貴的漁業資源」。
宜蘭南方澳一直是台灣捕撈鯖魚的重鎮,尤其在1970年代引進日本大型圍網船組(俗稱大組)後,單一大組船隊作業一日,即能捕撈上百噸鯖魚。仰賴鯖魚建立起的產業鏈,甚至使南方澳一度成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為南方澳寫下了近四十年的輝煌歷史,即便大型圍網船組已於2013年全數退役,捕撈主力改為俗稱「三腳虎」的扒網漁船,鯖魚仍是南方澳漁業不可或缺的要角。
扒網漁船在海上捕撈鯖魚作業實況(漁民提供)
南方澳港邊鯖魚卸魚過程(攝影/馬振瀚)
大隻的做鹽鯖魚或罐頭,小隻的當魚餌飼料
鯖魚上岸後,依照不同鮮度與規格,可分成鮮食、外銷、做成罐頭、當成延繩釣魚餌與養殖漁業飼料等四種主要銷路,其中以做成罐頭為最大宗。單尾規格約在長20~22公分、重200公克以上且鮮度足夠者,便能做成鹽鯖魚、鯖魚片和各式鯖魚罐頭。體長17~20公分左右的鯖魚,國內少數罐頭廠還是願意做成鯖魚罐頭,或供應給遠洋鮪延繩釣船當魚餌使用。
但在此規格之下的鯖魚,夠新鮮的還可出口至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菲律賓、泰國,他們會以小尺寸的鯖魚製作罐頭,但多數只能和其他下雜魚一樣,供應給飼養肉食性魚類如石斑魚的養殖漁業當作生餌料,或乾燥後磨成魚粉,當成配方飼料中的蛋白質來源使用。呂學榮推估,作為魚餌和飼料的部分,目前應有一到兩萬噸左右,約佔總產量的1/3至1/4。
「我以前抓的中鯖,現在被叫做大鯖,拜託,那種尺寸哪能叫做大鯖」,征戰大海數十載的船長紅仔,手指比出約四十多公分的長度說道,這種大小的鯖魚已經消失不知多久了。
體長變短,捕獲量下降,資源不足危機顯著
台灣的鯖魚資源原本極為豐富,但近年卻面臨越抓越小、越來越少的危機。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名譽教授李國添主持的調查研究顯示,台灣東北部海域的花腹鯖最大體長,已從1970至80年代的44.95公分,降至2010年的37.01公分。(延伸閱讀:台灣漁民只會濫捕?錯!東港漁會百艘船堅持櫻花蝦公開拍賣,連日本同業也來學)
鯖魚體長在22公分以下屬於零歲幼魚、22~30公分屬於一歲魚、31~34公分屬於兩歲魚。呂學榮解釋,正常情況下,一歲左右的鯖魚只有部分會達到性成熟,兩歲之後才會達到完全性成熟,完全性成熟的鯖魚所產的魚卵也相對比較健康、狀況穩定。
鯖魚體長與性成熟狀況是衡量漁業資源狀況的重要指標,2013年初,學者發現鯖魚平均體長已經下降到28公分以下,同時出現性成熟期提早的現象,這意味著鯖魚資源出現過度漁撈,而鯖魚因為面臨族群延續危機,才會為了繁衍後代而被迫提早性成熟。
因此農委會在2013年緊急訂定《鯖鰺漁業管理辦法》,希望以法規延緩鯖漁業資源的枯竭。政府藉由發放特定漁業經營許可證照的方式,將鯖魚捕撈量達全國96%─99%的扒網漁船全數納管,進行船組總量管制,同時強制裝設船舶監控系統(VMS)、要求卸魚申報、限制不同噸數船隻的作業海域,並將每年農曆臘月29日到隔年正月18日的20天和整個6月訂為禁漁期。
呂學榮表示,2013年之後,鯖魚平均體長確實有緩慢恢復,大致維持在29至30公分之間。部分漁民認為鯖魚體長已日漸恢復,在2019年1月提出希望政府稍微放寬《鯖鰺漁業管理辦法》部分規範的訴求,不過農委會當時並未答應,仍堅持其保育漁業資源的立場。但鯖魚的平均體長在2021年竟又降到28.3公分,是鯖鰺漁業被納管的九年以來體長最短的一年。
鯖魚的捕獲量在《鯖鰺漁業管理辦法》上路之後也仍舊呈下滑趨勢,即便漁業資源本來就會不斷變動,但2019年的鯖魚產量卻創下16年新低,只剩下4萬2,660公噸,較歷年平均6萬噸的漁獲量,銳減約三成。隔年雖未繼續惡化,卻也未見好轉,2019、2020年的捕獲量更雙雙成為17年來倒數第一、二名,這意味著資源枯竭的危機正在不斷擴大。
氣候暖化、潮流異常導致鯖魚變少,但人禍也不可忽視
是什麼原因造成鯖魚變少又變小?「至少50%以上是受到氣候與環境影響」,呂學榮指出,隨近年全球暖化加劇,漁場海域水溫較往年平均高出0.7°C至0.8°C,部分海域升溫幅度甚至超過1到2°C,鯖魚漁獲量變少與氣候異常密切相關。
呂學榮進一步解釋,在正常情況下,黑潮的暖海水應該在3、4月時,就會逐漸遠離東部沿近海域,向外退出傳統鯖魚漁場所在水域,但近年卻發現黑潮並未如期退出。黑潮暖水一方面會阻擋北方喜冷水的鯖魚南下,另一方面,也蓋住應從深海帶來營養鹽的湧升流,導致原本該擁有豐富食物來源的海域,頓時變得食物稀缺,鯖魚群自然也不願南下產卵或生活。呂學榮這兩年解剖宜蘭外海捕獲的鯖魚,確實發現牠們胃裡食物不足,明確證實鯖魚有餓肚子的情況。
潮流異常,漁民最清楚。捕魚超過50年的船長林阿乾表示,「自年少討海到今,從沒遇過狀況這麼差的海流」,原本時間到了應該出現的鯖魚,今(2022)年沒怎麼現身,反而出現不少白帶魚。他認為,海洋環境可能出現了劇烈變化,「但我們並不知道」。
多位資深的三腳虎船長也都分別向《上下游》強調,這幾年紅火心(傳統鯖魚魚場)的流水真的非常差,今年尤其差,以往會有鯖魚的區域,幾乎都不怎麼有鯖魚群出現。
海水升溫、水流不順,自然環境的改變是導致鯖魚減少的重要原因,但部分漁船大量捕撈鯖幼魚和過度漁撈、同業間缺乏約束力、政府訂定的管理機制仍有不足與缺失、日中韓等漁業競爭國先行攔截準備南下的鯖魚資源等,這些天災以外的人禍,亦是導致鯖魚消失不可忽視的關鍵。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上下游新聞市集,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氣候暖化潮流異常,大魚不見了?捕獲量重挫九年新低,入港滿是小小鯖
撰文/馬振瀚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