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不止罕病 新藥給付創健保史上新低 犧牲病人是成就了誰?

2022-10-07 10:36

? 人氣

2023年健保總額協商,「新醫療科技」、「擴大新適應症」、「罕病專款」三大攸關病友權益項目,因醫界建議編列0元預算,引發病友團體恐慌。目前版本已陳請薛瑞元部長裁定。

2023年健保總額協商,「新醫療科技」、「擴大新適應症」、「罕病專款」三大攸關病友權益項目,因醫界建議編列0元預算,引發病友團體恐慌。目前版本已陳請薛瑞元部長裁定。

8月23日,罕病團體與在野立委召開記者會,踢爆今年健保罕病專款預算幾乎未執行,將近10億元預算恐繳回,引起各界關注。罕病基金會、人類遺傳學會、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日前更舉辦「2022年罕見疾病醫療照護之挑戰與前瞻論壇」,公布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報告,顯示台灣罕見疾病用藥可近性已經落後國際水平,懇請政府重視病友用藥權益。罕病專款爭議尚未結束,9月底健保會2023年健保總額協商結果出爐,其中「新醫療科技」、「擴大新適應症」、「罕病專款」攸關病友權益的三大項目,在醫界版本中編列「0元」預算,頓時讓期待新藥能獲得健保給付病友團體陷入集體恐慌。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更在會後發佈「112年度健保總額預算協商會後聲明」,抨擊醫界代表「有違協商精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事實上,無論是罕病或非罕病,新藥預算的執行率都慘不忍睹,皆創下健保史上新低紀錄。根據健保署公布之資料顯示,2022年新藥預算共編列22.68億元,目的在於提供病患更新更好的治療藥物。然而,直至第二季結束,醫院總額新藥預算僅用0.86億元,等同執行率約4.24%,加上截至9月幾乎無新通過審查之新藥,今年度的新藥預算執行率很難突破10%,創下健保史上新低記錄,高達20多億新藥預算未能使用,讓眾多病友期盼落空。2022年恐成為台灣健保史上的新藥給付最慘痛的一年。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同時也是健保藥物共同擬定會議病友團體代表的蔡麗娟女士表示,健保預算協商是一種事前協商的承諾,既然預算是前一年健保總額協商就已經訂下的,就是雙方都同意的額度。原本承諾的預算可以增加病人對新藥的可近性,這是病人生命的希望,卻因為執行力太低無法落實,這絕對不是病友團體所樂見的。

蔡麗娟副執行長進一步表示,除落實新藥預算,擴充新藥適應症給付也相當重要。因為新藥納入健保的平均等待時間長達兩年,病友已經苦於等待,然而即便新藥獲得健保給付,往往也是限縮適應症給付。以近期公布的某乳癌標靶藥物為例,過往健保僅限制在淋巴結癌轉移的病人才有資格使用,目前擴充至沒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人也可以使用,這就是擴充適應症的概念。所以對病友來說,新醫療科技預算和藥品給付規定改變是同等重要的。

新藥給付年年創新低  健保淪省錢機器

依據醫院總額執行概況報告等資料顯示,過去五年來每年新藥預算維持在20至30億元之間,不僅未隨著健保總額成長而等比例增加,且通過的新藥品項還連年減少。依據下表顯示,2019年以前,健保每年可通過約五十項新藥,然通過數量連年減少,而代表突破創新類型新藥的第1大類新藥更在2021年掛蛋從缺,今年也僅通過3項。說是3項,實為同一種藥物的3種不同劑型與劑量,等於是同一個新藥,且給付規範相當嚴格,一年僅不到20名病人有機會獲得給付。由此可見新藥在台灣面對的環境如何險峻。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睿筌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