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除肉類腥味,熱水下鍋其實超NG!生鮮肉類汆燙最佳時間點,多數人都做錯了

2022-10-21 18:27
汆燙可把肉類中的污垢物及血水逼走,以保持湯水清澈沒異味,不過,你知道要什麼時候下鍋才是正確的嗎?(示意圖/取自photo-ac)
汆燙可把肉類中的污垢物及血水逼走,以保持湯水清澈沒異味,不過,你知道要什麼時候下鍋才是正確的嗎?(示意圖/取自photo-ac)

對於汆燙你的認識有多少?除了煲湯時一定會把肉類汆燙外,在平常處理某些食材時都需要汆燙。到底什麼食材需要汆燙?汆燙時間要多久?滾水下鍋還是冷水下鍋更好?普通一個準備步驟,原來也有不少學問!

不只煲湯肉類要汆燙?

汆燙,又稱川燙或飛水,是將食材放入沸水中片刻後撈起。最常需要進行汆燙的步驟,必定是熬肉湯的時候,因汆燙可把肉類中的污垢物及血水逼走,以保持湯水清澈沒異味。熬肉湯需汆燙的原因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但為何其他食材也要汆燙?

汆燙7大作用:

1. 帶走蔬菜異味:某些蔬菜如花椰菜、四季豆本身帶有草味,汆燙後便可將味道帶走。

2. 去除食物油分:粉麵如意麵、河粉及銀針粉的表層帶有油脂,以防止儲存時黏住,烹煮前需汆燙以洗走部分油脂,減低油膩感。

3. 保持彈牙:海鮮類食材如鮮蝦、魷魚,為了防止烹調後有「霉」的質感,會先汆燙處理。

4. 保持賣相:水分較重的海鮮如生蠔,在烹調前先汆燙,有助定型同時確保在烹調過程中不會出水,影響菜式的賣相及味道。

5. 去除肉類血水、雜質及油脂:保持湯水清晰及辟走異味,避免湯的顏色變得混濁,滿布污垢物。

6. 助食材熟透時間及口感軟硬一致:炒肉片和蔬菜為例,如果蔬菜經汆燙後至半熟,當肉片炒熟後,加入已汆燙的蔬菜,菜餚便可一同出鍋。

7. 容易去皮:如番茄經汆燙後,更易去皮,便於進一步加工。

冷熱水汆燙注意事項

了解什麼食材需要汆燙後,便需要知道各類食材的處理時間!認知中汆燙應該要控制食材在七至八成熟及短時間內完成,但時間要多短?水的分量是多少?事實上兩者都是基於食材才可決定。坊間亦有不少爭議關於冷熱水汆燙的說法,作為入廚新手也可能感到無所適從。其實滾水或冷水汆燙,兩者均可,主要是視乎情況去決定。

1. 新鮮肉類連骨如豬骨:豬骨一定要以冷水汆燙。因骨頭裡面許多骨髓,要與冷水同時下鍋,慢慢升溫,才可將骨頭內的血水及髒物逼出。

若待水滾後才放豬骨的話,面層會被「蠟實」,把污物鎖在豬骨裡,無法去除。到正式煲湯的時候,湯依然會濁。汆燙時間約10分鐘,同時可加數片薑片來避味。

2. 血水多、異味重或剛解凍的食材如排骨、豬腳等:與冷水同時下鍋,可把藏在細縫中的血污、油污及雜質慢慢逼出從而徹底清除。汆燙時間約10分鐘,同時可加數片薑片來去味。

3. 質地較硬的食材如薯仔、蘿蔔:目的令較硬的食材易於煮熟、在烹煮時令其食材與別的食食材同時熟透

熱水鍋汆燙的食材及原因:

1. 蔬菜類:大部分蔬菜的烹煮時間較短,否則會令蔬菜顏色變黃及口感過老,故汆燙可以縮短炒製的時間外,也令蔬菜翠綠爽脆。

氽燙蔬菜只需少量的水,約1吋便可。在水滾後加入1茶匙的油及1茶鹽,有助保持蔬菜翠綠及易於調味。如覺得蔬菜寒涼亦可加數片薑片。

2. 肉類不連骨,如瘦肉、雞肉:滾水有助凝固表面的蛋白質,讓其味道不要流失。

3. 快熟海鮮如鮮蝦、蜆:利用滾水快速汆燙,再以冰水浸泡,可縮短隨後的烹調時間,海鮮的口感也會更佳。而且可以挑走已死的海鮮,避免影響整道菜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標題:汆水貼士|肉海鮮菜6類食材分清凍水或滾水放 做錯1步藏污失營養) (相關報導: 煮水餃在水滾下鍋超NG!專家曝不黏鍋只需加1物,保證熟透Q彈不破皮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更多文章
鄧家基稱挺蔣萬安 黃珊珊:爭取支持,不必貼標籤
德國總理赴北京前備大禮?蕭爾茨不顧內閣反對,可能同意中資入股漢堡港
吃下肚前請注意:真干貝、加工干貝營養差很大,小心花錢買到一堆冰
十年磨一劍!黃彥毓抽出10號 力拼關鍵一席
台南青農代抽號次「5夠讚」黃偉哲:重視青年族群、挺18公民權
「投8號讓台北發發發!」黃珊珊:我沒有大黨奧援,市民就是最堅實後盾
她家有13間房,為何後來被黑道追債?財務顧問:踩到這3種地雷,賺再多也敗光!
國泰金宣布:將現金增資450億,國泰人壽10月1日起適用資產重分類
蔣萬安抽籤支持者喊「六六大順」 反對者也喊「郭萬安加油」警急勸離
台灣疫苗補打方案獨步全球 趙少康痛批「自證高端無效」:蔡英文賠錢
台北市長候選人號次出爐!3人全親到場抽籤 陳時中「數字最大」
華爾街日報》中國對人民的大規模監控,因為疫情更加貼緊日常生活
髖部骨折一年死亡率竟比癌症高!骨鬆潛藏的致命危機
臺中容積移轉雙軌制建立,都市機能再升級!
熱帶低氣壓生成!共伴效應「致災雨」狂襲1地區,氣象專家曝雨最猛時間
聯合截擊作戰展海軍國土防衛新思維 傳這部隊「劫持」飛彈發射車
為何台灣一堆日式文創園區?日治時期舊建築改造,點出台灣老街的惡夢
關於脆弱,那些泰勒絲教我的事
什麼樣的工作會讓你想做一輩子?她列「理想職業4大條件」,釣出留言區一票絕望社畜
房市「價跌量縮」降溫!專家曝1款房價格恐被打回原形,未來將持續下跌
二十大揭幕後最新民調:三成美國人認為「習近平連任非常嚴重」,逾半支持「美國高官繼續訪台」
抓緊命題才能產生對話 — 陳侑汝X張倚奇跨界對談
電力吃緊新證據?台電去年降壓高達90次,家中電器會不會損壞?
「桃園大廟景福宮2022文化季」10/29撼動登場 300年開基開漳聖王首次出巡盛大遶境 祈求地方安樂
「就算蔣萬安與黃珊珊打平,陳時中也沒機會!」吳子嘉:淺綠跑了
72年來最有機會翻轉?民進黨跨黨派重兵部署苗栗 狂咬鍾東錦「最憂棄保」
苗栗、南投選戰將成全國焦點?綠高層曝政治訊號:藍營正挑戰年輕人價值
影評/Netflix《絕命律師》到底好看在哪?劇中4大成功之處,讓它成為IMDb懸疑神作
毛澤東曾喊「婦女能頂半邊天」 中共高層性別比例卻失衡
存股族注意,首檔「高填息」ETF要來了!不想賺股息、賠價差,00918有何特點?
風評:虧損尚未到盡頭的勞動基金,該問責誰?
揭仲觀點:華府對台軍售政策調整─對「整體防衛構想」的堅持鬆動?
鄧聿文觀點:「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的意識形態野心
看到這些電話、訊息千萬別點!10大詐騙最愛冒用的品牌,小心個資帳戶通通被盜
顧立民觀點:重新定義第一擊,兩岸應建立危機保險機制
童文薰觀點:政黨連坐才能有權有責
孔令信觀點:科學專業擺兩旁,高端疫苗成政治「產物」
夏珍專欄:白道撑傘VS.黑道合體,哪個嚴重?
觀點投書:台海終須一戰?
觀點投書:國民黨二十大賀電,正凸顯民進黨對台灣經貿傷害
趙心屏專文:讓我來說說草山的故事
觀點投書:台積電‧美積電‧中積電─逼哭‧逼走‧逼統
觀點投書:柯文哲合體鍾東錦,轉移施政無能的風暴?
觀點投書:「風城之戰」不是選擇題,而是是非題
關於鬱金香─證券交易所的歷史:《金融的世界史》選摘(2)
瓦城怎麼點最內行?鄉民推薦必點名菜,點餐時這樣說「餐點更入味」!
中國是否繼續改革開放?陳明通:政治局換4常委,就是「習的毛式兵法」
綠批縣府未做好防颱 雲縣府:全程掌握 隨時應變
北市府前進亞洲旅遊貿易展 ITB Asia 爭取國際MICE活動至臺北舉辦
總裁魏哲家一口氣質設破6億股票 台積電不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