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就像扼殺自信的兇手!真想為他好別說3句話,換來的只有自卑的孩子和長不大的父母

2022-10-31 11:23

? 人氣

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可能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肯定感。(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可能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肯定感。(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編按:一大早的孩子還賴在床上睡覺,讓人無法控制地拉開嗓門要孩子「快點起床」。好不容易叫醒後,小孩子要出門千又叮嚀他「好好聽老師的話、好好上課」,下班後看著家裡的孩子還在看電視,累了一天的怒火瞬間被拉到最高點,又對孩子吼「快去唸書」。這些許多看似為孩子好的嘮叨,就像是在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的詛咒話語。

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的詛咒話語1:「快點」

「我努力不說出傷害孩子的話語」、「我非常注意自己的用字遣詞」。即使媽媽像這樣非常留意與孩子對話時的表達方式,仍難免有些強力的負面話語脫口而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快點」

「好好做」

「去讀書」

這三句話可以說是媽媽們最常對孩子說出的話語前三名,各位肯定心有戚戚焉吧?相信這三句話也已經成為很多媽媽的口頭禪了。這三句容易不經意掛在嘴上的話語(因為沒什麼衝擊性),其實正是會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最不該使用的「負面效果百分之百的詛咒話語」。

從結果來說,全力避免使用這三句詛咒話語,一旦能夠將它們從日常生活中徹底驅逐,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更積極樂觀。「那很簡單啊!」各位是否這麼認為呢?不不不,其實一點也不簡單。無論我們多麼明白這個道理,對媽媽們來說根本很難完全避免。

「快點起床」、「快點刷牙洗臉」、「別再玩手機了,快點睡覺」......「快點」就像這樣已經成為媽媽們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副詞了。但是各位知道孩子與父母的時間感,其實有著極大的落差嗎?

「人類感受到的時間快慢與年齡呈反比。」這種現象稱為珍妮特法則(Janet’s Law),舉例來說,對於十歲的孩子來說,一年等於人生的十分之一,對於四十歲的人來說卻不過是人生的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大人感受的時間遠比孩子快上許多。

從這個法則來看,四十歲父母的一小時,相當於十歲孩子的四小時。雖然這種解釋法有些亂來,但是孩子的時間流速等同於是大人的四倍,相當緩慢。

「快點去做!」

「我正打算去做!」

這是親子之間很常發生的衝突,據信一大要因就是出自於體感時間的差異。孩子對時間的感受比大人強上好幾倍,在孩子眼裡的時間是緩慢流動的。請各位要先對此有些概念並記在心上。

那麼催促孩子「快點去做」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母親的話語會變成「鬧鐘鈴響」,成為控制孩子的力量。舉例來說,媽媽每天對孩子說著「別再磨磨蹭蹭,快點去上學!」——這是每個家庭都會反覆發生的家常便飯。

但是為什麼得每天反覆叮嚀呢?這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時間到就出門」的習慣。也就是說,父母養成了「等到父母怒吼『再不快點會遲到』時才願意出門」的孩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