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貝爾(Frobel)創辦了全世界第一家幼稚園,而「KINDER」是德文裡面「小孩子」的意思;「GARDEN」則指的是「花園」。聽說福祿貝爾原本在腦海裡描繪的是花園的模樣,但日本明治初期的人卻將之翻譯成「幼稚園」,我覺得非常奇怪...怎麼會把它翻成「幼稚園」呢?
究竟什麼是「幼稚」?
然而,福祿貝爾自己上了年紀後也會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玩耍,所以被附近的人戲稱為「笨蛋爺爺」。但為何當地的人會用「笨蛋」來形容他呢?我想這都是受污穢的大人內心所衍生出的看法。
孩子的心是十分純真的「童心」,以大人的眼光來看,雖然他們看起來有點傻傻的,但覺得「傻」都是因為大人失去了純真之心所致。
然而,我現在正在思考怎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保有純真的心,不遺失他們的「童心」。
就這層意思看來,「翁童論」對我來說是十分有趣的一項理論。
這是宗教學者鎌田東二先生所提倡的看法,但他的宗教理論過於困難,我無法充分理解。但簡單地來說,只要站在「爺爺的心中也住著一個孩子」的立場出發,大概就能明白了,換言之:「即使上了年紀,也不要失去純真的心。」這件事跟幽默感最終將連結在一起,對於那些只想將孩子培育成精英的人,應該給他們當頭棒喝。
然而,現在幾乎所有的幼兒教育都是以培育「聰明孩子」為目標,全盤否定「大智若愚」的好處,這是需要改正的想法。
停止數落,學會認同孩子優點
假如父母能夠認可「大智若愚」的好處,孩子的「動力」也會提升,對任何事變得躍躍欲試。也就是說,認同他們的愚笨後,漸漸地便會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
我十分尊敬的小學老師,他認為認真讀書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會稱讚我們盛飯菜盛得好、掃地掃得好、很會削鉛筆等,他認同每個孩子的不同優點,並且適時給予讚美。
能獲得老師的認同,不管是什麼樣的事情,對孩子來說都是十分快樂的,他們也會崇拜這樣的教師,如此一來老師才能執行真正的教育工作,孩子也會對每件事產生動力。
此外,這位老師積極地讓身心障礙同學加入班上,因為藉由這樣的同儕,可以加快其他同學的成長速度。
在哪方面會進步呢?
第一為「體貼、善良的心」—因為教師對於身心障礙同學的「體貼心與愛心」,也會一點一滴地傳達到孩子身上;第二是發現自己的「優點」—老師先認同每位學生的優點後,再讓他們將其發揚光大、幫助別人,進而使得學生知道自己的長處。
因此,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
可是,許多家長及教師只知道著眼於孩子的「缺點」,一直要他們修正並且因此責備小孩。孩子不僅不喜歡這種父母或教師,還會漸漸對他們產生反感,小孩的自卑感也會愈來愈強烈,最後成為一個缺乏「動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