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納豆日前驚傳腦出血,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腦中風至今仍昏迷未醒(註1*),除了奪命之外,即使存活也會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後遺症更是國人殘障的主因之一。不過,中風其實可以藉由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來預防,台北慈濟林信光醫師表示,高油、重口味的食物會讓心血管負擔加大、劣化,進而引發三高、腦中風;振興醫院神經內科賴達昌醫師也分享,飲食習慣差再加上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免疫系統,產生包含腦中風等許多疾病。
腦中風年齡下修,男性比女性年輕十歲
以往認為腦中風多半發生於65歲以後,但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不同,步調忙碌容易忽略身體警訊,林信光醫師分享臨床上的確發現腦中風年齡有下降趨勢,男性45歲、女性55歲過後都必須注意,男性抽菸比例較高,身體結構也造成差異;賴達昌醫師進一步解釋,男性荷爾蒙也會隨年紀逐漸下降,而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一過50歲,體能活力開始下降,荷爾蒙製造量減少,使得原料過剩、血脂升高,因此呼籲民眾運動不只是口號,主要可增加荷爾蒙產量、降低膽固醇。
腦中風高危險群:三高、菸酒、過重、不運動、曾中風者
三高是血管劣化的主要殺手。賴達昌醫師指出,膽固醇過高會破壞血管,細胞沉積會造成發炎,產生纖維化、鈣化:血糖濃度高會滲透管壁,也會傷害血管;血壓高使管壁壓力大、增加摩擦,這些長期耗損都無法修復。
林信光醫師補充,定期量測血壓、血糖、膽固醇非常重要,尤其年輕人容易忽略,除了血壓容易自行測量之外,血糖與膽固醇都必須靠驗血才能得知。他也提醒,若有心悸、喘的狀況,也可能有心房顫動現象,心臟亂跳也會形成血栓,一旦打入血管中就會中風,曾經中風者、抽菸、喝酒、過重、不運動、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
簡單生活七件事遠離中風,飲食調整五關鍵
美國心臟學會與美國腦中風學會於2010年,提出生活建議,期望十年之後能夠減少20%的中風人口,只要做到「運重菸食醇壓糖」簡單生活七件事就能遠離中風與心肌梗塞。包含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以上、體重控制在BMI25之下、戒菸、改善飲食習慣等,而膽固醇、血壓、血糖保持在標準值內。林信光醫師說明,飲食習慣有五大項可調整:
1.水果蔬菜類每天吃4碗以上
2.各種魚類,手掌大小算兩份,一週至少六份
3.高纖跟全穀類,例如大麥、小麥、糙米,一天一碗
4.鹽,一公克的鹽相當一塊硬幣大小,一天不要超過3.7克,外食族最好挑魚肉吃,相對不重口味
5.糖,一個禮拜不要大於450千卡的糖,相當於含糖飲料,如可樂、奶茶10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