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台灣一個研究發現,米開朗基羅效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自我概念清晰度,self-concept clarity),否則你連藍圖都沒有,要怎麼雕刻呢?
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陳奕迅《我們》
每一個上北京的年輕人,都是懷抱著夢想和希望,可是這個希望,有可能並不是自己想要變成的模樣,而是「內在江東父老」的期待—在這部電影裡面,它甚至不是見清父親的期待。
人生最大的遺憾是,我們一直以為自己奔跑的方向,是對方想要我們變成的模樣,可是到了終點才發現,對方的身影已走遠。這個「對方」,既是見清的父親,也是小曉,就像電影裡面的對白:
見清:我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了。
小曉:可是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見清的父親:我們做父母的,其實不在意你跟誰結了婚、掙了多少錢、住了多大的房子,只希望你能夠過得好好的。
寫著寫著差點忘記提第二個重點,對我來說,米開朗基羅效應還有一個bug —就是兩個人的改變,有可能不是同步的。這也是為什麼,命運讓兩個人走到了一塊,最終,仍然辜負了彼此的期待。
為什麼見清發達了以後,小曉不回到他身邊?那是因為拜金、一直追求嫁個好人家的小曉,終於在見清身上看到了一種幸福,一種只要兩個人在一塊,就算口袋裡面沒有幾塊,也能夠笑得開懷的幸福。可是當小曉終於懂了這種幸福,見清卻不懂了,一直到最後,他還以為她的離開是因為他沒有房子、沒有辦法讓她過上好日子—見清忘了,小曉在離開的前一天晚上,還把半碗泡麵留給他,幫她把醬菜裡面剩下最後一點點,撈到盤子裡面。
小曉開始想要一個大房子,後來她想要的是個家;見清原先覺得兩人在一起就很好了,分手之後,開始奮力地去賺「一棟房子」,後來,房子有了,家卻沒了。兩個人就像是不同月台列車,從沙發被留在舊家的那一天開始,就駛向不同的地方。
我們都活在「沒有如果」的世界
後來你就會明白,失戀真的是你一生當中,最美好的事情。
幾年前,我和心理師許皓宜合作過好多場失戀的講座,她經常講類似的話,那時候我和聽眾都覺得她在唬爛,分手明明就很痛苦,何來美好之有?
看完這部片,我突然覺得這段話或許真的有那麼點道理。就像這部片的兩人明明相愛,卻墜入錯過的大海。可是如果不是那年的分開,怎麼會有後來飛黃騰達的見清?如果他們持續在那個一攤死水的關係裡面,或許見清依然每天打著電動、荒廢創業,然後兩個人既回不了過往的那種相愛,也沒有辦法真正分開,彼此埋怨,互相拖累,這樣的結果,不一定真的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