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帶魚是目前硬骨魚中體長最長的紀錄保持者,目前最長的樣本可達八公尺。一般漁獲多在三到五公尺間,不過其寬度與重量便已相當驚人,更何況那從頭至尾的長度。多現身於拖網、定置網或偶以延繩釣漁獲中的皇帶魚,捕獲後旋即以混合海水及大量冰塊的環境保鮮,或為方便存放而斬剁成大段,其中頭部多會被優先卸下,而身體中段則會平均分成三到四段,隨後再依據料理或品嚐需要分切。
魚頭的品嚐價值集中於那對比例鮮明的水潤大眼,而身體則以輪切方式,分切為四到六公分的厚片料理,而內臟則在輪切後直接由肚洞處挖除。帶有明顯金屬光澤的體表,具有密布如錐狀的明顯凸起,觸摸明顯硬實,但經加熱蒸煮後卻轉為具有彈性的膠質。肉質因含水量高而明顯柔軟,但烹煮後的魚皮、肌肉與脂肪等,則分別具有截然不同的口感。
早年在臺北安和路、仁愛路口的啤酒屋與海產店,或是分布於寧夏夜市周遭,標榜以專售「龜山島活海產」的小店餐廳,多可見到精心挑選的特殊食材。除了當日中午過後漁船進港,由店家或專人赴漁港挑選或產地直送的魚貨,其餘供應的魚、蝦、蟹、貝等也非日常可見或一般種類組成,甚至連學者專家都難以立馬辨別或叫出名稱,因此曾引起一陣轟動。而在攤位上,諸如胭脂蝦、俗稱無眼鰻或青眠鰻的盲鰻,乃至造型奇特到些許詭異的白魚虎與地震魚等,便是店家多所推薦的嚐鮮首選。
白魚虎是軟骨魚類中的銀鮫,有著類似兔頭或小木偶般的奇特樣貌,而皇帶魚則是光以「地震魚」之名,便讓人感到難以抗拒並想一探究竟的食材,更何況那罕見形態、色澤質地乃至令人臆測的風味口感。深水域的漁獲為對抗明顯水壓,所以在質地間多有明顯水分比例,也讓相關食材多常以生食、清蒸或烘烤料理。其中皇帶魚多切段清蒸,或是烘烤至表面焦香後擠淋滋味酸香的檸檬汁搭配胡椒鹽品嚐。雖然口感特殊,建議嚐鮮,試過就好。
地震魚不只一種!粗鰭魚更罕見
市場中同樣被稱為地震魚的,還有長相類似的石川氏粗鰭魚,不過相對於皇帶魚,粗鰭魚的身形稍小且短,顏色與光澤也相對較不醒目顯著,但相同的卻是數量稀少罕見。其實棲息於深水域的種類,為適應特殊的溫度與壓力,所以除了在造型上多呈現相對單一的紅色、黑色或白色外,在質地與組織的組成上,也與淺海物種不同,因此只要有嘗試過,便會對其滑溜軟嫩的品嚐經驗留下深刻印象。
地震魚(皇帶魚)
學名:Regalecus russelii
分類:硬骨魚類
棲息環境:中深層海域
中文名:勒氏皇帶魚
屬性:海生魚類
食性:動物食性
其他名稱:英文稱為Oarfifsh,日文漢字寫作「龍宮之遣」。
種別特徵:身形側扁但明顯延長,有著比例鮮明的大眼,以及如同頭冠般的游離鰭條。整體為帶有金屬光澤的銀白色,擁有鮮紅色的背鰭與散佈於體側的斑點,體表具錐狀的顆粒突起。
商品名稱:皇帶魚、地震魚
作業方式:底拖網、定置網與延繩撈捕
可食部位:魚眼與魚身。
可見區域:主要出現於臺灣東部,從蘇澳至臺東。
品嚐推薦:風味並不明顯,但蒸煮後的質地卻相當特殊;以輪切厚片為例,以脊椎骨為中心,具有左右與上下對稱的肉塊,但質地隨部位不同而異,蒸煮後魚皮與骨刺皆可食用。
主要料理:清蒸、紅燒或烘烤。
行家叮嚀:主要為嚐鮮感受,實則風味並不鮮明。
作者介紹|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吃其然,吃其所以然。長年養魚與吃魚,累積深刻經驗,也樂於分享箇中趣味;可以是專業角度的論述,也可以是輕鬆詼諧的分享。深信藉由分享,可以努力在生產、消費、資源與環保間,覓得平衡、永續與共榮。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遠流出版《怪奇海產店: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原標題:地震魚 龍宮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