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求職季節到了,所以最近訊息匣內多了些面試履歷等求職相關的詢問,但我這陣子實在太忙,無法一一回覆訊息,只好趕快把過去幾年曾去外商面試、自己組織人才管理,或者去年在外商公司內規劃一系列的人才招募計畫所整理「職場駭客|面試攻略全集」給寫出來,因此寫了這系列文:
延伸閱讀:
面試前必看!11句你自認講得好、但面試官會覺得有說跟沒有說都一樣的話
面試攻略第三篇|知識點
面試求職場合,求得是快速強化印象,讓對方知道我有你需要的,而不是單方面去講自己想說的,因此空洞的主張與特質形容詞是致命傷。
用提問讓開頭結論更有針對性,甚至能產生互動;動機誘導由上而下問答對話,而下而上總結概括證明你的參與是能讓公司與該職位有所不同的。
切記,沒做功課,就無法提問。
印象點的勝負關鍵:開場自我介紹
如果說逛書店時,書架上有一大堆書,但一本書會不會吸引你拿下來試閱的關鍵是:「標題、封面與目錄」;那麼面試(閱人)時,你能否在一堆應聘者中,讓面試官或主管對你產生好奇、想進一步了解的關鍵就是:「外貌與自我介紹」。
不過這篇不談外貌上的細節,因為這必須針對不同產業的穿衣風格去探討(太累了,而且我也不熟悉所有產業),所以選擇用幾分鐘來好好談談後者:「開場的自我介紹」。
特質形容詞?
無論是從公司的角度去看應徵者,或者親自面試的經驗中,發現多數人往往用了很多「特質形容詞」來描繪自己的過去。
雖然少部分人會舉以經歷或故事,來具體化形容詞的細節脈絡,這還好一些;但更多人只是用了各式各樣的正向形容詞(溝通能力、領導力、學習力⋯等)來填充自己。
但你有沒有想過,當大家都這樣做,你還想脫穎而出,留下印象?
「致命點在於:缺乏動機誘導」
目標導向的自我介紹
讓對方知道我有你需要的,而不是單方面去講自己想說的。
舉例來說,曾經有位朋友的自我介紹草稿是這樣:
您好,我是OOO,如果用一個特質介紹自己,我會是一位好奇心十足的冒險家。
有鑒於過去跨領域的經歷,我對於學習新知總是持續不斷的接受挑戰。感謝我過去多元的背景,大學時我主修政治學。政治學喚起了我的同理心以及與他人建立正向關係的熱情,這也使我得意以關懷社會上不同人群的訴求並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公平貿易、偏鄉教育)。
而現在在研究所,我主修企業管理,這段期間我對產業及市場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透過參與商業競賽與企業實習,發展策略性思考、溝通技巧與展現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