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第一次拿到金曲獎「最佳樂團獎」,是在第二張《愛情萬歲》的時候。那也是金曲獎第一次設有「最佳樂團獎」,在這之前只有「最佳演唱團體獎」。
其實,前一年我們能夠以《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團體獎」,還是跟亂彈、董事長、四分衛、脫拉庫一起角逐,就已經覺得很開心、很不得了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金曲獎的口味是稍微偏傳統的,所以當「最佳演唱團體獎」的入圍名單首次都是樂團時,對我們來說相當具有意義。
而且那一次由亂彈得獎,我完全不意外,他們那張唱片真的太好聽了。在那個時代,很多團都和我們一樣在努力地創造屬於自己的band sound。我很喜歡亂彈的《良心》,他們的《希望》那張band sound 非常好聽。董事長跟四分衛在樂團的代表性不用多說,我也記得脫拉庫第一張專輯是陳珊妮製作的。這些作品即使現在聽來,都還是很刺激且具有生命力的。
關於金曲獎
金曲獎在1990年設立初期,似乎比較「老派」,得獎或入圍名單,好像跟大眾喜歡的稍有距離,直到我們入圍的前幾屆,才開始看到變化,譬如說張雨生的《口是心非》,在他過世後拿到了「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唱片獎」。從那時候開始感到,如果玩音樂需要聽眾之外的認可,金曲獎就是其中一個方向。自己會覺得,金曲獎某種程度來說還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最高殿堂,當然也就會在意它所頒出來的獎項,以及這個獎項所呈現的看法。
到了第三張專輯《人生海海》,我們除了入圍「最佳樂團獎」,還有「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那時候很興奮一個樂團已經能有機會入圍「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所以覺得其實有沒有得獎都無所謂。可直到第八張專輯《第二人生》,我們才真的拿下「演唱類最佳國語專輯獎」。
在這段時間內,有很多屆金曲獎我們都是入圍「最佳樂團獎」,除了阿信入圍最佳作詞,基本上技術類獎項都沒有被提名。只是在思考,大家可能對我們或樂團的期望會再高一點;或許在某種程度,我們不是科班出身,編曲不夠專業,所以不夠格,畢竟製作這件事,我們一直好像只是土法煉鋼,沒有哪一次做專輯是真的從頭到尾跟著一位大製作人。
時間久了也習慣了這樣的狀態,一直到《第二人生》那張時,坦白說,自己好像已經沒有「要再拿到金曲獎更多獎項」的想像。
能被肯定我們當然非常開心,但只是好像已經沒有必要再透過獎項去證明什麼事情。後來發唱片或金曲獎公布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特別去想這次能入圍多少獎項。記得有好幾屆公布入圍名單的時候,我們都在忙著演出的彩排,直到下台休息才被工作人員通知,彼此恭喜一下,抽個10分鐘的菸聊天打屁,然後就又回到舞台工作。所以《第二人生》那年,突然入圍了7項金曲獎,又幾乎全拿,雖然非常開心,但心情總覺得有些怪怪的,不太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