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樂團觀眾生態的改變,伍佰在Live House掀起的演出熱潮帶來很大的助力。他在「Live A Go Go」演出《枉費青春》時,我跟阿信都還在念高中,也不管下午還有第八堂、第七堂課,我們就翹課去排隊。一張票才500,你看不看?看啊!雖然未滿18歲,但那時好像也不會有人抓。只是天知道我們去看的那場演場會居然有錄影、錄音?後來影像釋出,我們看見自己在人群裡面,都嚇壞了。
我覺得和我一樣在80、90年代成長的小孩,聽的唱片越來越多,這和媒體變化有關。在我升上國中之後,有MTV可以看,接觸到的音樂就越來越多。剛好到高中、大學時最沒經濟壓力、時間也最多,想要很帥很酷,就會開始學吉他、玩樂器。學了以後,自然想組團,組團後又想要演出,於是開始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排表演,有什麼固定的樂團會演出。
當年玩團和現在最大的差別是,要被看見、聽見比較難,當時沒什麼網路社群好經營,因此會花很多時間鍛鍊演出技術,並且想辦法「喬」場地表演,因為沒網路,只能用現場來當作宣傳管道、證明自己的存在,絕不可以缺席「春天吶喊」、「野台開唱」等幾個比較大的表演。
對那時候的高中生或大學生來說,樂團還是剛發芽的新東西。所以根本也沒想過,要用唱片或音樂這件事情養活自己,甚至得獎。我還記得,我們高中玩樂團的時候,覺得未來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平常有工作可以做,晚上下班後,去哪個Live House兼職,有一點收入,還可以碰碰樂器;如果每年有「野台開唱」或「春天吶喊」這種音樂節可以去表演、玩一下,就再好不過了。
20年來,觀眾看樂團的角度不一樣了
阿翔在金曲獎上講完那句話之後,先不管你認為「樂團的時代」應該是什麼定義,至少現在你去路上隨便抓10個人,問他們吉他跟貝斯的差別,絕對跟2、30年前不一樣,有比較多人知道這兩種樂器的差別;現在你問年輕人對樂團的定義,跟20年前你問大家對樂團的定義,回答也一定不一樣。
就一個玩樂團的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就是很大的進步和差異。
2、30年前,大家都還認為玩樂團的人就是要穿皮衣,或有一些刻板印象,好像只有玩重金屬、Hard Rock,或者是龐克,才叫做玩樂團。但現在的樂團玩的類型越來越不一樣了,不必非得電吉他開破音才叫玩團。而且以前樂團為了要存活下來,什麼風格的歌都練,直到要發展自己的創作時才開始摸索想要的風格方向,但現在,很多人一開始玩團,就確立好風格,知道自己的方向了。
這些事情證明,現在大家看待樂團的態度是比較成熟、多元的。包括檢視的標準,以前可能會用相對嚴格的角度去審視詞、曲與創作主題,或者對於樂團的唱歌技巧要求相對寬鬆。但現在也能很明顯地感受到許多不同,樂團創作的多元性和可能性更多,很多樂團主唱的歌唱能力也不亞於不少頂尖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