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YouTuber「理科太太」日前與線上課程平台合作,分享過去接受100小時的「諮商筆記」售價最低1799元,目前銷售總額已破500萬。不過此舉引來許多質疑聲浪,律師呂秋遠也在臉書上分享他對於此事的看法。
理科太太開了一門「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課程,主要的上課內容是:「我不是諮商心理師不能幫你諮商,但我在諮商室的另一頭和自己搏鬥了 100 多個小時,我想以學姊的身份,分享我的筆記,陪你走過這一段。」
這段廣告詞,引起許多人,特別是專業人士的反彈,為什麼諮商過100多小時,就可以開設「陪你一段」的「課程」,如果是這樣,那麼一般人去律師那裡諮詢100小時,就可以「陪伴」當事人開庭嗎?
試試看啊!律師法就在那裡,包攬訴訟,刑法157條、律師法127條,都可以讓這位「陪伴者」入獄服刑。
為什麼這麼多專業人士反彈,不限心理師,當然不是嫉妒人家很會賺錢,而是因為被google氣死。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醫師,我上次查google,剛生小孩不能洗頭。」
「律師,為什麼google告訴我,殺人不會判死刑?」
雖說google是集體智慧的展現,但是它沒有專業訓練、沒有專業證照,而你正在處理的議題是專業問題啊!不然你請google幫你看病、幫你打官司,看AI是不是真的勝過真人實戰?
台灣沒有心理醫師,只有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主要處理心理病理的議題,包括心理衡鑑等治療,諮商心理師處理一般人與人之間的議題與治療,但兩者都不能開藥。只有精神科醫師才能開藥治療精神科患者。不同的需求,就找不同的專業人士處理。
根據《心理師法》的規定,要成為心理師,必須在「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獨立學院諮商心理所、系、組或相關心理研究所主修諮商心理,並經實習至少一年成績及格,有碩士以上學位」。很簡單嗎?國內約有20所大學開設相關系所,錄取率只有8%上下,考上以後,要修學分、寫論文、實習,最後要國家考試,通過以後,才能取得心理師執照。
問題來了,多數人,真的非常多數人,都認為心理師只要陪人聊天就可以收錢,真好賺,我也來陪聊好了。但是,卻不知道心理師的所有回應都需要經過訓練,透過一個人的言談,去理解對方的感受與思考模式,進一步去找到察覺與改變的方法與可能。理科太太的筆記,問題也就在這裡,她進一步加深了一般人的印象,只要買筆記,就可以理解諮商是什麼。理科太太標榜理科,但是所作所為一點都不理科,因為諮商是科學、是專業,不是閒聊,不是靠一百小時,就可以讓心理健康出現狀況的人,得到專業撫慰與回應。如果認為諮商師只是閒聊,民眾如何建立對諮商師的信任?又怎麼會願意在發現困難時,找專業諮商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