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排球無法像棒球、籃球一樣熱門?
排球在台灣各高中職和大專院校中的運動人口占了很高的比例,而且國內不論男、女排,都有不少「高顏值」選手,依照常理,應該有足夠的收視群,但事實卻是,就連免費入場的「企業排球聯賽」都時常門可羅雀,放眼看觀眾席的球迷三三兩兩,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這窘境呢?主要原因有二:
1. 宣傳行銷手段不利
排球運動宣傳效果不佳,會直接就反映在觀眾身上,除了少數排球熱愛者特別關注外,多半民眾不容易接收到比賽訊息,也難以指出台灣的指標性排壇球星;另外是,比賽場地不易到達,時常選在較偏僻、無冷氣、設備老舊或燈光昏暗的體育館舉行,例如嘉義港坪體育館、嘉義朴子體育館、雲林北港體育館和屏東體育館等,在先前(企業十三年排球聯賽之前)沒有有線電視直播賽事的情況下,更大幅降低了球迷前往觀賽的動力。
2. 球員運動生涯無保障
在台灣卻始終沒有出現排球職業賽,而台灣業餘的排球賽事,因賽季過短、球員普遍薪資不高,導致許多有實力的選手在正要走上坡的時期就選擇退役,轉換跑道從事教職或擔任球隊教練,有的更放下排球,轉戰其他領域的職業。有球員甚至無奈提到:「以後絕對不會讓小孩和自己走同一條(排球)路。」可見現今台灣排球選手的前景多半還是令人堪憂。
根據以上這2大原因可以發現,排球在台灣無法蓬勃發展,絕對不是因為無人聞問或球員魅力不足,其中存在不少問題是需要政府、企業、體壇及民眾一同努力的。如何增加選手數量並延長他們的運動生涯,甚至是引進更有效的訓練系統及方法,可能是目前首先要克服的難題。
若你也喜愛排球的話,除了關注本次亞洲盃之外,其實民間也有不少團體,透過社群媒體建立粉絲專頁,更加大力在推廣排球運動,如翻轉排球、排球部落、排球誌、排球筆記(已於2018/05/31停辦)、VOL Sports、排球滿屋及眼鏡王等;在instagram上也有相關的專頁,如台灣菁英排球聚光燈,這些專頁不僅在平台上販售排球運動相關用品、服飾,也提供各種排球相關知識,更轉播國內外排球賽事的實況。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及2017年也由民間排球熱愛人士努力促成《夢想的角落》與《三米線後》這兩部台灣排球紀錄片的產生,他們對台灣排球的貢獻絕對不容忽視。
在目前台灣體育的發展環境下,排球運動相對而言是受束縛的,即便未來就業不受保障,甚至充滿變數,仍然有許多選手持續嘗試在逆境中突圍,也幸虧有他們,帶著所有排球人的夢,振翅飛翔。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