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李國鼎當時正推動的「資訊工業」,多年後成為科技產業龍頭的宏碁、神通、友訊公司,也都剛創業不久,營運項目初期主力還以代理美國半導體產業研發設計的「微處理器」等為主。筆者 1982 年開始跑科技產業時,宏碁已是國內工業界率先重視研發的新創公司,從小教授一號、二號、三號,一直到後來的天龍中文電腦,以及跟朱邦復合作的倉頡輸入法,都屢創新產品、新技術之先。1983 年底宏碁推出亞洲第一台能和 IBM 相容的個人電腦,1986 年設計出亞洲第一台 32 位元個人電腦,都居領先,前者並幫助該公司朝「專業電子製造」(EMS,早期為 OEM 代工)發展,讓宏碁每年數倍成長。還記得筆者 1987 年寫的一本書《高成長的魅力》,特別訪問施振榮及幾位共同創辦人葉紫華、黃少華、邰中和、林家和等人,描述宏碁前十年創業成功的故事,因宏碁那時候已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優秀電腦公司表率,頗具知名度,因此拙作當年還入住暢銷書的行列。
宏碁後來以自創品牌進軍全球,其 Acer 品牌形象資產在 90 年代還曾創下十幾億美元的紀錄,創辦人施振榮連續幾年都成為亞洲唯一入榜美國《福星雜誌》的「全球 Top 20 最具影響力人物」,自然也是台灣科技產業,最具代表性的模範企業。也因它的入駐竹科園區,成了「魚幫水,水幫魚」,壯大它自己,也壯大了園區第一個十年的營運規模。
描述這些場景,無非就是說明新竹科學園區成立的前二年,為何「門可羅雀」?對李國鼎而言,經過赴美演講、座談、邀請的系列努力下,總算有幾批海外學人專家進入園區創業,有做通訊產品的台揚創辦人王華燕、謝其嘉來自美商 HP、做掃描器的全友王渤渤來自美商全錄,另外,三家半導體公司華智、茂矽、國善的核心創業夥伴,則來自美商 IBM、惠普、德州儀器、英特爾等一流高科技公司。
尤其後述三家半導體公司,當時都缺大筆資金用來買設備做生產,這種急迫感催生了「台積電」不在話下(參見本書第四章 4.2 節訪問張忠謀)。可見,要催生一座科學園區容易,但是要真正能夠讓它正常營運、產生巨大營收,進而形成一個扎實的產業供應鏈,談何容易?這就是孫運璿院長、李國鼎政務委員兩個人當時面對的問題。
後來,KT 聽了石滋宜的建議(參見本書第四章 4.2 節訪問石滋宜),不要求進駐廠商只做研發,開放讓他們也可以設立製造工廠生產產品。這樣的建言,企業界也陸續有人向 KT 表達,KT 聽進去了,並做適時的修正,這個改變,導致後來個人電腦暨周邊產品廠商紛紛進駐。就這樣,先求量產,創造大量營收,有了好利潤,再要求一定比重做研發,就成了 80 年代管理局核准廠商進入園區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