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闊嘴食四方

2015-04-23 06:00

? 人氣

製作couscous的婦人( Clifford A. Wrigh/Cook-Coquus)

製作couscous的婦人( Clifford A. Wrigh/Cook-Coquus)

老台灣人喜歡講「吃飯皇帝大」、「闊嘴食四方」,很多人的本名或綽號就叫「闊嘴」。我長大之後,果真愈吃愈多,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愈吃愈廣,嘴巴也愈吃愈闊,還吃到摩洛哥的庫斯庫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前我老家的飲食習慣很固定,早餐一定稀飯配油條沾豆油、醬瓜,或者煎蛋、燙青菜,看不到油葷,午晚餐才可能吃到乾飯或魚肉、米粉湯。麵條只出現在端陽節中午,有甜鹹兩種,甜湯麵煮紅糖,不知始於哪一位詔安客祖宗的獨特飲食習慣。我出外念書之後,才知道早餐不是只吃稀飯,勞動朋友經常一早就兩碗乾飯,配的菜葷素不拘,吃飽一點,才有氣力做工務農。有些小店、攤販作早餐生意,賣的盡是麵食、米粉、肉圓、油飯、豬血湯,無所不有。現代人最常喝的豆漿、米漿,印象中從未在老家餐桌上出現過,至多是夜晚看完戲,就近到豆漿店吃個消夜,當兵以後,豆漿、饅頭才成為我早餐的主食之一。

現代台灣的國運愈衰,大宴小酌愈精進,也愈有國際觀,幾乎可用「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來形容,從原住民到中國各省口味,從古早味到創意料理,從餐館、小攤子至「到府外燴」,隨去隨吃,隨傳隨到,南亞、東南亞、中東、日本、韓國,歐美等異國餐應有盡有。雖然評價飲食的優劣非常主觀,但我認為「寶島」台灣絕對是超級強國、餐飲界的天下霸主,以飲食的型式、內容、種類與享用時間、空間作標準,台灣無疑地超意趕日,也強過法、中。法國有米其林美食,滿足中產階級的口腹之慾或身份形象,台灣也依樣畫葫蘆興起米其林熱,但本土美食小吃照樣流傳。其他歐美國家縱使軍事、工業、經濟傲視國際,飲食方面卻很難跟台灣較量:美國本土餐飲快速、簡單,英國一無所有,俄國貧乏得只剩羅宋湯,德國讓人有印象的僅有豬腳、香腸。

從餐飲作標準,台灣的月亮的確比較圓,不過,此時此刻選擇一種最喜歡的料理當正餐,我會毫不考慮挑選庫斯庫斯(couscous),這是我較晚接觸,卻又一試成主顧的異國料理。

北非小米飯couscous(取自網路)
北非小米飯couscous(取自網路)

事因可追溯至上世紀八〇年代在法國的那幾年。當時的我,午餐經常是到巴黎大學幾個校區的餐廳解決,每個大學餐廳的用餐方式與菜色不同,有自助餐式的,也有一桌人共同用餐的,每天菜色都有變化。一九八三年九月的某一天中午,某位友人帶我坐地鐵到松榭(Cantier)的大學餐廳用餐,八個人共桌,人數湊足就開動。這天的主菜是一盤晶瑩剔透,像小米食材的金黃色小米粒,還有一大鍋內有香腸、蔬菜的湯汁,看起來有點像羅宋湯,但菜色豐富多了。我參考同桌其他人的吃法,把湯汁淋在小米粒上,邊吃邊加湯,那時一張餐券才八塊法郎(約等於四十塊新台幣),算是物美價廉。這是我首次看到、吃到庫斯庫斯,也許當天肚子餓,覺得特別美味,而後每個星期二(或三)午餐時間一到,我一定趕去松榭。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