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記憶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也有能維持一輩子的長期記憶!人究竟可以「記憶」多少東西呢?記憶是一種記住周圍資訊(記誦),為了不忘記已記住的資訊而加以維持,然後視需要想起維持住的資訊(回想)的作業。
新的資訊首先會被納入短期記憶中,如果沒有任何作為就會在短時間內消失。若是反覆回想,或是和其他知識產生連結,便會逐漸轉變成長期記憶。長期記憶一旦固定下來,就會成為能夠維持幾個月~一輩子的記憶。就好比能夠唱出小時候學過的歌曲一樣,人的腦中有著不會忘卻的記憶。
記憶並不是被保存在一個又一個的神經細胞中。而是神經細胞彼此相連形成網絡,然後那個網絡就成為一個又一個的記憶。幾千億個神經細胞透過無數突觸(神經細胞的相接處),以1對多的形式相連,由於腦的活動會使得神經細胞的連結產生變化,因此很難調查出記憶容量的上限。
記憶的機制雖然完善,卻還是會發生「健忘」的情形。健忘是因為記誦、維持、回想之中的某個環節出現障礙所引起。至於像是在某個瞬間忘記名字的「一時想不起來」則是暫時性的回想障礙,因為腦中仍保有資訊,所以過一會還是可以想起來。
人為何不會忘記怎麼騎腳踏車?
因為是以透過身體記憶的程序記憶記住。程序記憶是長期記憶的一種!我們從每天的生活中獲得的資訊,會被當成記憶儲存在腦中,但雖然都是記憶,其實還是有分成許多種類。
記憶可以用保存在腦中的時間,大致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像是暫時記住電話號碼等,只要用完就會忘掉的記憶稱為「短期記憶」,被長時間保存在腦中的記憶稱為「長期記憶」。長期記憶又分為語意記憶(名字、新聞的資訊等)、情節記憶(和朋友之間的往來、旅行的回憶等)。這些都是「可利用言語說明的記憶」,所以又叫做「陳述性記憶」。
另一方面,我們只要學會騎腳踏車就永遠都會騎。這種可以說是「透過身體記住」的長期記憶,被稱為程序記憶。透過身體記住的程序記憶因為有著「很難用言語表達」的特徵,所以又被稱為「非陳述性記憶」。工匠和演奏家便是透過每天反覆地學習、練習讓
身體記憶,來習得技術。
程序記憶是經由反覆的練習來記住動作。以打擊棒球為例,就算不刻意想著要把球打回去,身體也會透過練習,變得能夠自然而然地做出適當的動作。因為這種記憶很難化為言語表達出來,所以是透過觀察、模仿來讓身體慢慢記住。
作者介紹|大和田潔
醫師,醫學博士。東京都葛飾區出生。福島縣立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神經內科進修。曾在急救醫院等單位任職,而後於同所大學的研究所從事基礎醫學研究。監修書有《のほほん解剖生理学》、《じにのみるだけ疾患 まとめイラスト》(永岡書店)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東販《圖解奧妙的人體結構: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探索身體的組成&運作機制》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