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高中就開始學AI,台灣需要跟進嗎?學者道出「台灣學生」的優勢,認為未來非常樂觀

2018-08-01 07:50

? 人氣

當台灣還在大喊缺乏AI人才時,對岸動作更快,今年四月,上海發表了全球第一本AI中學教科書 「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 。這本教科書集結由商湯科技董事長湯曉鷗等多位專家撰寫,內容涵蓋AI發展歷史,基本原理與臉部辨識以及自駕車多種應用情境。這本教科書將在上海與北京40所學校中率先教學使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那台灣需要什麼樣的AI教育?台灣國民教育或高中教育需要開始教AI嗎?這是跑贏起跑點還是揠苗助長?對此台灣學界怎麼看呢?《數位時代》特別邀請台大資工系副教授林軒田與清大電機系助理教授孫民對談,與我們分享他們對於台灣AI教育的機會與挑戰。

(圖/取自,數位時代提供)
台大資工系副教授林軒田與清大電機系助理教授孫民(圖/蔡仁譯攝,數位時代提供)

Q:台灣國民教育或高中教育需要開始教AI嗎?這是跑贏起跑點還是揠苗助長?

林軒田:10年至15年後,年輕人的身邊都是為圍繞著AI,若他們能保持著對AI科技的興趣,然後有所啟發,都是很好的事情,這裡的興趣不僅是對於技術本身,培養一種AI使用的品味也是一種興趣,了解AI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有機會的?也就是AI的鑑賞能力培養。

尤其是以興趣為主軸的科普教育,不僅對年輕人,對全民來說都是很好的事情。

孫民:對年輕人來說,興趣才是最重要的。未來AI會緩慢的應用在我們生活中,其中大部分是使用者,僅有少部分是推動AI技術往前發展的人,希望藉由AI演講或推廣,找到真正有興趣的年輕人。目前教育部也有AI向下扎根的計畫,例如這個暑假舉辦高中教師AI訓練營,訓練出教師鑑賞能力,藉由基層教師找出哪些學生對研究AI感興趣,因此我對相關課程樂觀其成。

Q:在大學部分,台灣需要什麼樣的AI教育?哪些地方做得不錯?

孫民:我認為在AI人才培育方面,台灣未來會更好。首先AI除了需要邏輯寫程式,也需要數學的理論背景,台灣的學生以國際標準數理底子都很不錯,這一點很適合進入AI領域。另外,台灣八九年級生的英文都很好,加上華語圈的中文資源也足夠,語言不會成為學習障礙。再者,現在AI技術爆炸性發展,而AI議題在台灣很火紅,台大與清大等與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都有幾百人修,教授最怕開課沒有修,但現在容易開出新的課程,有許多新課程是非常好的,修課人數也多,畢業也從事相關工作。因此整體看來非常樂觀。

林軒田:台灣在學界AI能量很好,教師很願意把最新的知識帶給下一代。不過,台灣學生還是需要更「世界級的眼界」,我們常鼓勵學生參加頂尖的國際會議,瞭解世界潮流。另外我在學校也鼓勵學生把衝勁和眼界放在更跨領域的地方,產業上很多領域要導入AI,需要跨領域對話,因此我很鼓勵學生和不同領域的人對話,才能真正幫人類解決問題,這樣做出來的AI才會有實用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