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加班,同事聊天逛網拍、主管卻視若無睹…名作家揭「職場菜鳥」遭遇,上班族超有感

2018-08-02 15:32

? 人氣

讀者小魚兒最近工作壓力大,來問我怎麼辦?一聽之後,我認為,他不是壓力大,而是陷入焦慮之中。這是很多人都會發生的問題,分不清楚壓力與焦慮,混為一談,就無法找出癥結所在,對症下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所以,不論是感受到壓力或焦慮,只要開始煩燥不安,第一件事是釐清究竟是哪一種,是壓力,還是焦慮?釐清之後,問題幾乎可以解決一大半。

壓垮你的不是「壓力」,而是「焦慮」

為什麼如此神奇?讓我們先來聽聽小魚兒的故事,就知道了。一開始,小魚兒跟我訴苦,工作量多,使得他的壓力過大,他想減輕工作,舒緩「壓力」,但是再往下談,就發現小魚兒的問題不出在壓力,而是在焦慮。怎麼說?

小魚兒在倉儲部門任職,他們公司做代理進口,再把商品批發給各地的零售店家。商品項目不多,但是零售店家五花八門,數量很多,因此可以想見,做進貨的輕鬆,做出貨的辛苦。由於做帳的關係,主管堅持倉儲的兩位屬下,一位專做進貨,一位專做出貨,於是出現勞逸不均。

不幸的,小魚兒是新人,被指派做出貨,有時必須加班,而另一位資深同仁不只準時上下班,上班時間還可以聊天、上網購物。看在小魚兒眼裡,當然超級不爽,而主管一副不想改善現狀的樣子,更加讓小魚兒認為毫無天理,越想越氣,越覺得委屈。可是一想到要再去跟主管提,卻又陷入深深的無望裡,懷疑會有用。

所以,小魚兒的內心糾結不已,總共有以下三種情緒混雜在一起:

1. 勞逸不均→氣憤

2. 主管視若無睹→委屈

3. 溝通無效→失望

「壓力」是客觀事實,「焦慮」是主觀的糾結

那麼你說,小魚兒的問題是出在於工作量多,以致壓力大,還是面對困境不得而解,以致焦慮難安?

顯而易見,小魚兒的問題在於焦慮,而不是壓力。

壓力,指的是有一個任務必須要執行,而這個要求有些強烈,超過自己的負荷。而焦慮是更進一步,是在壓力上堆疊了「糾結」,也就是來回琢磨自己的苦惱時,壓力就很容易轉化成焦慮。

因此,壓力指的是發生的事實,是客觀的、中立的;而焦慮則屬於一種情緒,不必然等於事實,比較多來自於主觀的感受之後,想像出來的恐懼、苦惱、自責、焦躁等,形成「糾結」。

換句話說,有壓力不是大問題,但是焦慮就是大問題。當你只是有壓力,有時候咬咬牙就過去了,或是找人幫忙、換個方法,都可以撐下來,過一陣子適應之後,再也不構成壓力。所以釐清之後,發現不過是壓力,可以積極有作為地去改善,不就問題解決一大半?

像小魚兒感到壓力大,認為是由於工作量多。可是在跟他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他不夠有條有理,也較抓不住重點,邏輯能力與歸納能力有待提升,而這兩種能力都會影響到工作效率。後來小魚兒決定去上課,接受相關的訓練,有方法的改善工作模式。我相信,長此以往,假以時日,工作量多就不會再帶給小魚兒壓力。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洪雪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