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跟很多智商很高,邏輯思辨能力很好的案主一起工作,雖然有時候在諮商過程都有那麼點覺得像在鬥智跟辯論,而且每次諮商過程都有非常大量的資訊需要消化,但有時真正靜下來反思與聰明人的工作,心底還是會為他們感覺心疼。
這些聰明的案主,通常工作也是知識密集度高的分析類工作,所以在諮商中也往往期盼諮商師來場專業的心理分析,能夠「說服」他們的腦袋,他們期待聽到一個讓他們可以覺得合理的答案,幫助他們生活依循的邏輯。
所以他們通常有哪些現象?或有哪些傾向導致他們的困擾呢?
1. 鉅細彌遺地交代事情的細節,記得每一個環節
其實聰明人之所以聰明,有時就是記憶力太好,也因此特別容易糾結在別人已經忽略或忘記的細節上,會追根究底想了解為什麼對方在那時候做了那件事,因此痛苦的記憶也往往記得特別深刻。
他們的問題是這樣,對一個事件會拆分好幾段記憶,簡單來說前中後好了,他們會每一段都挑出來與另一半討論,希望能鉅細彌遺地討論後,才能讓事情真正過去,但有時候對方覺得已經討論過,例如討論對方的前任,上次討論的是曾經一起做過什麼事,這次則討論一起的感覺是什麼,跟現在相比呢?對方就會大為光火,覺得同樣是討論「前任」,不是已經討論過了,為什麼要一再舊事重提?但聰明人的腦袋會認為這是不同討論向度,還沒滿足求知慾時,無法就此罷手。
2. 容易搜集大量知識與理論後,拿來訓斥別人但自己做不到
曾經有個聰明人可以一兩小時看完許多兩性相處的書,看完之後他清楚看見另一半在關係裡沒做到哪些事,包含應該要能傾聽與理解自己,在吵架時應該要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因此這些兩性書籍的知識,又再次成為他們吵架的素材,他的另一半有時候很生氣但氣場可能弱了點的抗議:「你要我傾聽,但你有真心想知道我的想法嗎?」但他的回應是:「你有什麼想法你說啊!但你要能說服我啊!」他自己也做不到開放傾聽的能力,只看得見對方的不足,卻缺乏對自己行為的反思。
所以他的另一半沈默了,因為經常吵不過辯不了,所以變得迴避衝突,不太愛搭理他,讓他更憤怒,更努力塞兩性相處的書給另一半。一直到另一半覺得是不是分手對彼此都好,他才驚覺是不是要讓專業的來幫忙處理他們相處的問題。
有時候聰明人會運用自己的聰明來理解世界,也會讓自己的理解和邏輯,成為堅不可摧的堡壘,也自然容易成為「難以溝通」者,因為他人的想法成為一種不聰明,每次溝通都容易帶給對方被貶低的感受時,關係就會自然疏遠或沈默。
聰明是一種上天給予的恩賜,但智慧是一種人生經歷後的修煉,如何面對人生與關係又不糾結,需要的是處理人與人差異的包容,以及與人相處時可以給出肯定和欣賞,如此你的各種大小問題,就能又聰明又順利地迎刃而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心理(原標題:為什麼越聰明的人,有越多情緒和關係的困擾?)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