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求職/轉職旺季,總會有許多文章開始說明如何撰寫一份好的履歷,論述撰寫優質履歷的技巧,藉此增加徵才企業對履歷的好印象,進而提升被心儀公司邀約面試的機會。
這時候常被引述的,就是人資××秒看履歷的這類調查報導,這些文章普遍傳遞了一種概念:人資只花××秒看履歷,所以寫履歷時有些「眉角」應該要注意。
比如說以下的幾篇報導,讀者們在網路上搜尋以下標題就能閱讀全文,並讀到文中所提到的相關求職技巧,《科學驗證,人資平均如何花六秒看一份履歷?》、《人資平均只花八點八秒看一封履歷!》、《履歷時間僅一分半!企業老闆偏好這三個星座》。
做為一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者,其實不會認為這些文章所提供的求職「眉角」或技巧有什麼問題。
只是,如果要說人資夥伴用幾秒就能完成一份履歷的檢視作業。類似這樣的文章,或許不能精準的呈現一封履歷在應聘程序之中,如何被專業HR進行認知與處理的狀態。
甚至,大多數的文章是過於簡化了HR篩選履歷的過程,導致應聘者忽略了一些基本但卻重要的撰寫原則。以下是個人在科技產業從事多年招募的經驗,提供三個觀點讓讀者參考:
一、避開履歷被秒刪的原因
如果仔細看前述調查中所提及履歷會被快速刪除的原因,其實大多是在撰寫時犯了很基本的錯誤。比如說:「描述條件與應徵工作不符」、「沒有提供自傳」、「錯別字/注音文過多」、「沒有達到技能需求的證明」、「沒有提供聯絡方式」……等等。
因此,如果能在送出履歷前,小心檢查對照一下,其實就能避免被秒刪的情形產生。不過,卻也無法保證能因此提升邀約面試機會。畢竟,一個職位常常有許多的競爭者,而確保履歷內容無誤,也只是達到了企業徵才過程中的基本要求。
二、人資看履歷不在秒數,而是在尋找關鍵內容
承第一點所述,如果一份××秒就能被判別是否符合企業要求的履歷,其實有很大的可能,就不再需要招募HR進行過濾。因為愈來愈多徵才履歷系統可以設定初步篩選標準,可由機器進行相關條件的判讀後,才會將合適的履歷送到招募HR手中。
此時,專業HR所需要作的,是從自傳與履歷的敘述中尋找符合職缺要求的「關鍵內容」,再決定是否邀約面談,而後搭配與人選的面談結果,綜合評估是否聘用,這也是招募夥伴的價值所在。
隨著專業年資的成長,有經驗的招募HR可以越來越精準的判定人才在書面資料上是否能夠符合職缺所需,卻也不會特意縮短大腦對於履歷/自傳內容的認知與理解時間。一來意義不大,二來是有時一些蛛絲馬跡與工作脈絡是需前後比對或是交互參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