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預期股票未來會上漲(做多)或下跌(做空),預先買入賣出,以在股票漲跌後賺取對應的獲利。
不論是買賣個股或ETF,過去大家可能會認為,買賣「時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直觀角度而言,股價不過就是一堆數字的跳動,在有漲有跌的前提下,只要能預先猜中股價的走勢,就可以透過提前操作來賺一筆。正因為股票可以做多和放空,投資人誤以為隨時都能輕鬆賺錢。不過這種思考的癥結點,在於「提前預測股價漲跌」的難度很高。根據研究,在68位知名市場預測者的6627次預測中統計,發現整體準確率是48%。
換句話說,這些預測大師的結論,甚至不如你直接丟硬幣的50%機率。這意味著:這世界幾乎沒有人可以提前抓住交易轉折點。而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效率市場」。
有效市場,能帶來有效投資嗎?
過去高速公路上設有收費站,駕駛可以隨意選擇收費口排隊繳費。依照經驗,收費站並不會有哪條車道特別短,因為只要駕駛在遠處看到某條車道比較暢通,就會自動遞補靠過去以節省時間。這樣恰巧能填補缺口,讓每個車道的車流量都差不多。
即使我們不知道哪一條車道前進最快,也不知道整體車子的前進速度,但無論駕駛是否變換車道,最終的通過時間都相去不遠。聰明的駕駛知道這一點後,就更傾向留在既有車道,不需費心額外變換車道。
同樣道理套用到金融市場:由於所有人的微小選擇都會影響最終的價格,因此部分學者推測市場具有高度的「效率」。也就是說,就算市場偶爾會出現價格的錯誤,也會因為市場效率而讓這些機會迅速消失,就像車子會自動遞補,使得最終速度都差不多。
投資學領域有個專有名詞,稱為「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簡稱EMH)。我們可以更精確地將市場效率分成弱式、半強式和強式三個等級。
弱式效率市場:股價已完全反映歷史資訊。投資者如果利用過去來預測未來,無法得到超額報酬,此時技術分析無效。
半強式效率市場:股價可以完全反映公開資訊,包括財報和產業消息。對投資者來說,此時基本分析也無效。
強式效率市場:股價完全反映所有未公開和已公開的資訊。換句話說,除了技術分析跟基本面都無效,即使拿到內線消息也對績效沒有任何幫助。
看完上面的假設,聰明如你應該會發現:只要效率市場假說不成立或市場不完全有效,主動投資人就有利可圖。因此,許多人深信:若自己掌握消息的速度夠快,在股價尚未完全反應時提前操作,就能抓住市場上微小的獲利機會。但你知道這需要多「快」才能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