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手機的聯絡人,或通訊軟體看看,再告訴我。假設此刻你突然發生了狀況,你可不可以有至少3個,馬上想到並打電話的人?那個人既不是你的家人、也不是你的伴侶、曖昧對象或工具人,而是存在於你生活圈的朋友。如果你沒有辦法當下就反應的話,那麼在新的一年,你也許應該學著如何經營一段長久的關係,並學習在人際關係上的斷捨離。
讓我開始檢視自己「人際關係」的起因,是曾被一位「朋友」攻擊,對方因不認同我發佈影片中的觀點,用學歷直接否定也不願論證,且並公開在社群媒體上對我展開人身攻擊。
我其實非常歡迎專業性的討論,因為運動健身的學術無崖,如果對方的觀點確實有理有據,並是對的,那麼就應該虛心地接受和改正。而在這個事件中,雖然對方的指控不實,方式還帶有很強烈的個人情緒色彩;不過好在,這事情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為何會交友不慎的原因。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人格叫做討好者(Pleaser),討好者一貫待人處事的態度是四海之內皆朋友,再怎麼樣,也要給人留下好印象;在展開一段關係時,討好者並不會設下框架和界線,他們會試著去理解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並接納對方的個性。
我曾是這樣的人,即使很多時候,內心的高敏感直覺已經隱隱在心裡告訴我:
「跟他相處好累,好想要遠離」、「他怎麼這麼多負能量,好痛苦喔」
然而,我心裡的「討好者」和「道德聖母「常會跑出來會安慰自己:
「沒事,也許只是我自己想太多 」、「人家現在需要幫助和陪伴,自己要多點耐心啦 」
長期的討好者心態,對交友將會產生以下影響
1.自己越來越疲憊
因為有的時候那些負能量你沒有能力消化,也無法幫忙分擔。
2.開始對人際關係產生恐懼
你不再清楚誰是真心誰是假意,因為害怕受傷,接下去的相處,自己也會有了盔甲。
3.明明是一群人,卻會越來越孤單
不經篩選地,參與不適合的聚會,在不適合的人群中,並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傾訴。
4.無法真正向對的人求助
當自己落在和價值觀相左的圈子裡,對方又不是一個能夠真正去理解你的想法的人,那麼在傾聽的時候,只會用自己的經驗和一套,試圖糾正或改變你:「一定是因為你____,所以你才會____」。
對每個人都好,就代表著沒有界線,也沒有主次,也會漸漸失去那些真心看重你的朋友。
我們的人際關係圈就好像飛鏢的標靶,而認清人際關係,每一圈的主次很重要,而這個圓圈的每一層,就是你應該清楚: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哪些人身上的地方,有些人會錯誤地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花大量時間用在核心圈以外的朋友身上,或錯誤地以為圈外朋友也一樣會這樣對待自己,反而把明明是在標靶核心圈子的朋友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