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藥價年年砍,2023年將省81.8億元!醫示警3大影響,後果不只缺藥問題

2023-03-12 11:00

? 人氣

健保藥價年年砍! (圖/取自Pexel)

健保藥價年年砍! (圖/取自Pexel)

藥局、醫院紛喊缺藥  健保調降5千項藥價砍81億!台灣全民健保享譽國際,民眾卻面臨擔心藥價不斷調降導致缺藥可用,甚至醫師只能開立便宜學名藥的窘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年二月起,藥局及醫院「缺藥」的議題引發社會關注,更有醫事人員受訪宣稱今年調降藥物幅度將高達150億,社區藥局部份藥物甚至已缺藥長達一年之久。知名胸腔科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連大白肺救命藥物「Cisatracurium」都短缺。

健保署3月1日發文表示,一次檢討過去2年未調整的藥價,刪檢藥價總金額81.8億元,調降5,500項藥品價格。健保署並指出,今年調整項目已是102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以來十年來最少的一年,在總額預算下有效管控整體藥費支出,為國人荷包把關,除此之外,也將研議獎勵措施鼓勵國內藥廠生產學名藥,確保民眾用藥無虞。

藥費診斷費不斷被壓縮。(圖/取自潮健康)
藥費診斷費不斷被壓縮。(圖/取自潮健康)

通膨年代成本高漲  只有藥價與診察費不斷降低

「在所有原物料成本高漲的年代,只有兩個東西不斷調降,一項是藥費,一項是醫師的診察費(健保點值)!」北部醫學中心某主任級醫師接受《潮健康》訪談表示,雖然健保總額度逐年成長,但是各項新藥與醫材的引進也導致藥費與醫師診察費不斷被壓縮。為了因應成本管控,健保審查機制更傾向驅使醫師開立相對便宜的同效果藥物,達到盡可能減少使用高價的國外進口藥。

主任醫師舉例,過去一款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原先引進國外時一顆約50元,不到幾年光景之間,健保價已刪減至1顆6元。直接影響到國外藥廠進入台灣市場的意願。而健保要求要價公開透明,不斷調整藥價之下,藥廠不只正常利潤受影響,在其他國家的藥物定價也容易被定錨,從而導致許多藥廠選擇退出台灣市場。

「也許有些人覺得,如果藥物用量不大,台灣沒藥可用也沒關係。但是,過去就曾經發生一款抗生素用藥因為不斷被砍藥價而退出台灣,後來出現病人需要用藥時,全台灣都無藥可開,健保只好又回頭進口買藥,想當然價格更高、更不划算!」

 

健保不斷調藥價落入Cost Down思維。(圖/取自潮健康)

砍藥價落入Cost Down思維  難保民眾醫療品質

要保障醫療品質與民眾用藥權益,只有「Cost Down」這條路可行?這位主任級醫師表示,每年調降藥價與診察費都是為了「降低成本」,逐年刪核藥價之下,不只迫使某些藥廠退出台灣,臨床醫師只剩下價格極為便宜的藥物可以開立,且治療效果或藥物效價是否真能比照原廠藥物,仍是值得憂心的問題。

「同樣的產品,為什麼定價天差地遠,成本差異的關鍵是什麼?相對便宜的藥物製程、品質是不是有所保證?這些都不是只看數字的『Cost Down』思維可以解答的,更何況我們談的是『救命用』的藥物!」

主任級醫師提醒,當更多的藥物選擇不進到台灣市場,即便擁有再好的醫療環境,醫師們面臨相對應的疾病,也等於沒有武器「手無寸鐵」的狀態,考量成本時,如果能保障藥品相對正常的利潤基礎,相對也保障了民眾的用藥安全與醫療品質。

 

健保給付不該再包山包海。(圖/取自潮健康)
健保給付不該再包山包海。(圖/取自潮健康)

使用者付費觀念須落實  醫:健保不應包山包海

「說到底,健保制度不應該包山包海,什麼都要給付,而國人應當要有使用者付費的正確觀念,才能讓健保永續經營下去!」

主任級醫師認為,健保應當作為國人基本健康保障的後盾,針對不同的治療項目與分級醫療,設定相對應的部份負擔比例。才能避免「看感冒跟看癌症價格一樣」的不合理情況。鼓勵國內藥廠製造學名藥、引入更多低價的生物相似藥等政策,也須從更長遠的醫療品質與監測數據來考量,才能真正確保病患的用藥權益。

「無論調降藥價、健保給付的刪核問題,或是醫師診察費點值不斷調降,都不能只看眼前一、兩年的影響,才能符合真正有利於健保持續運作,讓國人獲得妥善醫療照護的長遠目標!」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潮健康原標題:健保藥價年年砍! 落入「Cost Down」思維陷阱? 醫警告:後果不只缺藥問題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