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目前國內買不到(便宜)綠電的窘境,許多企業開始寄希望於「綠電團購」 (Aggregated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APPA) 的方式,找出一個省錢、省時、省心的綠電採購模式。
不只綠電有人想團購,我聽說碳權也有人想團購。團購這明擺著的好處,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成功案例,連公協會、供應鏈龍頭、綠學院、中經院…想要協助都沒有成功呢?
綠電團購看得見的好處
人人都知道團購的精神就是團結力量大,好處多多:
省錢:以量制價規模經濟
APPA重要的精神是在加總團購企業的用電需求,以一個較大的總量,共同協商一個較低的價格,如團員們承諾採購一整個風力發電場未來十年的總發電量,並由團購企業根據事前承諾的採購比例取得各自的綠電量,買賣雙方也能同時達到規模經濟。
省時:免東奔西跑比價比量比規格
開發APPA需要外部資源支持,尤其是在臺灣目前情況,因為沒有過往的模式可供依循,專業電力知識也不易取得,故必須聘請外部專業顧問,包括政策、法務及財務等。APPA團購買家可共同分擔高額顧問費用,並共享專業知識與人脈網絡。
省心:分散風險
透過APPA 機制,團購買家可以更多元化方式優化自身的PPA組合,也可藉此分散電力供應風險,防止太過依賴單一電力來源,如分別以風光、水力、地熱為主題各自開團,並為未來自身業務發展、營運規畫或市場行銷等相關問題,提供備選方案。
綠電團購看不見的麻煩
然後,你就知道,「但是」要出場了:
用電戶/用電大戶的靈魂拷問:我願意長期承諾嗎?
綠電團購不像一般團購買完一單拿貨後就解散了,APPA的共同挑戰涉及團購買方間的信任關係與組織管理,包括團購夥伴間的需求協商及簽署APPA後的長期合約管理。若團購買方企業規模大小不均、信用評等高低不一或權利義務關係不對時,將使APPA的結構在開團時就非常不穩定,故APPA的國外文獻中,非常強調擇定團購成員的重要性,也就是團員間通常要彼此在產業中的地位相當、並對永續發展有長期堅定的承諾。目前成功的團購大致有兩個類型:第一種是垂直整合,由品牌或大企業帶頭,幫整條供應鏈洽談APPA;第二種是水平聯盟,相同性質的產業聯盟或公會組織一同洽談APPA。
再生能源發電業的靈魂拷問:我願意承擔收入的波動嗎?
目前綠電有台電保證買家,台電會保證收購所有綠電發電量,發電業為了便於管理,除非用電戶/用電大戶可以出到夠高的價格,否則發電業通常不願意將發電總量切割分售。另外,用電戶/用電大戶因為產業生命週期波動,通常無法承諾一個較長的購電合約,或因為自身的獲利能力無法將採購價格提高,故發電業更願意將綠電出售給能夠保證長期收購的台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