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圖8-①。在這張圖的中央略偏右側處,有個星號(★)。這天是2012年10月12日,當日股價較前日大幅下跌。那天,媒體報導了「軟體銀行正著手收購美國通訊大廠Sprint公司」的消息。股市認為,這將成為軟體銀行的一大負荷,在賣壓湧現下,股價幾乎跌停。
現在來檢視一下股價暴跌前後,軟銀的股價動向:
①這是連續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三個月期間大漲後的下跌。在突破3,000日圓這個「整數關卡」後,跌破20日均線。
②股價反彈,朝3,250日圓這個「整數關卡」而去,但難以突破。接著,第二度跌破20日均線。並未跌到60日均線處,又再度反彈。
③突破3,250日圓「整數關卡」,但在到④為止的下跌當中已顯無力,不但跌破20日均線,連60日均線也跌破了,讓人感受到股價衰退。
②到④之間的時間間隔,比①與②之間要來得短。從這樣的趨勢來看,會讓人感覺到「就算其後上漲,應該也會馬上跌到20日均線處」的徵兆。
⑤未能突破 20日均線。在至今的六個月期間,首度下跌後未能回到20日均線上方。在④的時點跌破60日均線後,雖然一度回到其上方,但在⑤之後就完全跌到60日均線以下了。接著,朝10月12日的大跌而去。
這樣看來,在傳出報導的12日之前,股價很明顯已開始走弱。這樣的趨勢並非偶然,其他諸多個股,以及日經平均指數,在截然不同的時期,也都會出現類似的徵兆。
我們可以不必指派「忍者」到全球的各大機關或公司行號去埋伏監視。
一切都已經顯現在圖表中了!
即使是意料外的暴跌,也不例外。
以暴跌為助力的「部位操作」
在軟銀這個例子中,雖然我們逐步解讀出「股價趨勢」,但光靠這樣仍無法獲得利益。
具體來說,該如何「操作部位」才好呢?有幾種方式可以做到:
其一,配合上漲期間,花一、兩個月時間逐步布局。
其二,一面觀察「股價趨勢」,當感受到變化帶來的徵兆時,再逐步布局。
請看圖8-②,這個例子講的是自暴跌前一天的10月11日起,約一個月之前的「部位操作」,從①到⑭都是「部位操作」點。
即使是同一張圖表,我也未必會做出日期與手法完全相同的「部位操作」。因為,每次操作時的感覺也會帶來一些影響。不過,大體上的操作方向是這樣沒錯。
我想,在我們股票教室裡,中級以上的學生,也幾乎都會做出同樣的操作。
暴跌時反而能賺的例子
①K線開始頻繁地觸及20日均線。判斷為股價漸漸走弱(轉跌的可能性漸高),因此試著放空。此時尚在半信半疑階段,姑且如此處理。也把自上漲以來已進入第二個月後半一事列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