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減重時會不吃澱粉,但同時也有人不吃澱粉就沒有飽足感,醫師就指出,澱粉類食物其實只要經過「冷藏」,就可以增加抗性澱粉的比率,並且不容易被消化,不但較一般澱粉不會造成嚴重血液波動,也容易產生飽足感,「對於想要減重者也是一大福音」。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發文介紹,「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對於小腸消化「有抗性」,可以較完整的形式通過消化道,到達大腸並且餵養大腸中的腸內菌。因為抗性澱粉大部分是「水溶性的長鏈碳水化合物」,因為結構的關係比較不容易被分解。不僅如此,抗性澱粉還有「抗發炎」、「改善腸內酸鹼度」甚至「降低大腸癌發生率」的好處。
醫師李思賢舉例,「烹調方式」、「成熟度」都會影響食物內抗性澱粉的比例,如炒飯、地瓜等食物,在剛煮完時都是容易被消化的澱粉,但經過冷藏隔夜之後,澱粉的結構改變,就會變成較不容易消化的抗性澱粉;另外,綠色香蕉本身也是抗性澱粉,之後經過成熟、變黃的過程,就會降解成一般澱粉。
貼文總結指出,越沒有經過高溫烹煮、磨碎的食材,比較容易維持澱粉抗性,如冷藏的地瓜、冷藏隔夜的白飯、綠色香蕉、常見的豆類或是生馬鈴薯,「一般在戒糖的新手很難一次戒掉大量澱粉,此時就可以用抗性澱粉來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