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決定因素,是為了教養問題,我找不到理想的安親班或其他解套。在我居住的區域,幾乎都是雙薪家庭搭配隔代教養。安親班的形式都是一群人擠在公寓裡,也不太流行那種一位家教帶四、五個孩子的小型課後班。
於是我重返職場幾個月之後、大兒子小一下學期時,我正式從工作崗位離開,這是個勇敢也有點傻的選擇(笑)。剛做決定時,同事們會貼你標籤:「好棒喔!你可以回家當貴婦,我也希望我可以,要不是家裡需要我這份錢。」而他們的小孩大多也是長輩帶或丟安親班。
當全職媽媽一開始自己也玩得滿開心的,育嬰假期間和媽媽找了很多活動參加,有種滿足自己童年的感覺,加上是在知道有個期限回職場的心態下,即將結束時還會覺得不夠長問公司能不能延長。
但這份新鮮感會慢慢不見。活動參加過很多之後,就得要想有什麼其他事情可做。另一方面,正式從職場回到家裡,有點像拼圖少了一塊。你本來一天至少有三分之一跟同事相處,現在全部都拉回家裡來,所以重返職場一直放在心裡,只是不知道何時是好時機。
我也發現自己失去歸屬感。既不是職場媽媽了,卻也不是從嬰兒就開始育兒的全職媽媽,他們有七八年的育兒經驗什麼都會,我好像什麼都不會。所以我就去找一些像是編劇、烏克麗麗的課上,有點像是完成以前上班時沒辦法做的事。
有條件重返職場,年紀、資歷都是別人的有色鏡片
小孩開學前一兩個月我會頻繁看職缺,看有沒有機會小孩開學我去上班。明明知道哪些你有興趣,但心裡都得想,如果沒有家累,每一個我都可以去挑戰。既然先生收入比較高負責經濟,我就必須在他不用動、又可以繼續陪伴小孩條件下找工作。
更多時候不是我排斥,而是公司行號會排斥。像是我知道不太可能回原本的兒童出版業,一來他看我的履歷和年紀應該可以做到管理職,但因為我離開五年有接軌問題;加上現在只想應徵行政庶務,這也讓人家覺得奇怪。
又譬如,前陣子面試一個負責網路平台賣家具客服的工作,即便相談愉快,對方看到我過去經歷,接觸過CRM銷售系統管理、大型的開發,他們還是問怎麼想做一份新鮮人的工作?很多時候履歷投了沒下文的,老闆都會想要請年輕一點的比較好帶吧!
其實很多全職媽媽除了非常重視陪伴小孩之外,都在找自己的專長,很希望擁有你可以說收入、也可以說事業,就是家庭以外自己的東西。
譬如有的人會去做團購、銷售上的創業,但不是每個人都合適。像我今年初去參加一個某生技公司和勞動部合作的培訓,走向兒童身長曲線管理師,都是想斜槓一個工作很彈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