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米爾恩藉氣味辨識帕金森氏症的能力很少見,但大多數人可能也能夠聞出其他人的疾病,甚至根本不知道那就是疾病。還有證據表明,這種下意識辨認出疾病,會下意識的促使我們去做有利於生存的事情:避開生病的人。
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研究指出:小鼠在受到感染後幾個小時,產生的發炎反應就會改變體味,這等於是對其他同伴發出的警報。2017年,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團隊提出證據,指出類似的事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研究人員拍攝了九名健康女性和九名健康男性的面部照片,並從他們身上蒐集了體味樣本。其中一些受試者注射了一種溫和的毒素,引起免疫反應,讓他們「生病」(他們實際上並沒有感到不適,但是身體中有免疫反應產生),其他人則是注射了一種稀鹽水。幾個小時後,這些受試者再次接受拍照,研究人員也採集了他們的體味樣本。
另一組志願者則躺到功能性磁振造影儀(fMRI)中,頭部接受掃描,並在聞到「生病」或「健康」體味的同時,研究人員也展示「生病」和「健康」的照片給他們看。每次,他們都被問到有多喜歡照片中的人。
研究團隊發現:「生病」面孔不太受歡迎。這表示人類多少可以通過視覺,得到感染早期階段的線索。但是當「健康」面孔與「生病」體味搭配時,受歡迎程度也會降低。評分的志願者實際上無法有意識的感知到受試者「健康」和「生病」時蒐集的體味之間的差異。不過腦部造影支持了評分者喜好的反應:當他們聞到「生病」或「健康」的體味時,腦部的活動模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哪怕是細微的差別,他們也能不自覺的聞出來。
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在 2018年發表的研究又更進了一步,至少是在小鼠實驗中是這樣。研究人員把與人類研究中使用的毒素相似的其他毒素,注射到小鼠體內,其他小鼠與之接觸後,便散發出「生病」小鼠的氣味。這表示接受毒素注射的小鼠出現的生理反應,由同籠的夥伴複製了。這樣看來,氣味似乎可以當成可能受到感染而發出的早期預警,讓你做好準備,能夠展開更好的防禦措施。
死亡的氣味
當動物(包括人類)即將死亡時,體味的變化是否也能當成訊號?
2007年,美國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市的史提爾安養中心所養的一隻貓,登上了新聞頭條,稱為「茸毛死神」。老年醫學專家多薩(David Dosa)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貓咪奧斯卡會在晚期失智病房徘徊,聞嗅病人。有時,奧斯卡會蜷伏在某位病人的床上。那是一個不祥之兆,幾乎不變的是那位病人會在幾個小時後死亡。事實上,奧斯卡一向準確,以致無論何時牠選了某位病人一起打盹,工作人員就會請那位病人的親屬,盡快前來安養中心。
我們當然很想知道奧斯卡聞到了什麼,以及籠中的小鼠疾病氣味轉移的現象,是否會發生在護理師和醫師身上。他們是否也具有發炎症狀嚴重病人的味道?如果是這樣,這種生理反應是否有助於保護醫護人員?其他人會下意識的在他們身上聞到嗎?未來的研究將會告訴我們。
作者介紹| 艾瑪.楊恩
屢獲殊榮的科學與健康新聞記者、暢銷書作家,擁有心理學學位,在《衛報》、《雪梨前鋒晨報》、《新科學家》雜誌的工作資歷超過二十年。目前受聘於英國心理學會,擔任特約撰稿人。
《超級感官》是她的最新科普讀物,另著有心理勵志書《Sane》、兩本青少年小說《Here Lie the Secrets》和《She, Myself and I》、以及四本兒童讀物。獲得的獎項包括2017年英國醫學記者協會的年度專題獎、澳洲2010年度健康新聞記者獎、澳洲雜誌業貝爾獎年度作家、以及歐洲在線新聞最佳報導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原標題:氣味是疾病指標)
責任編輯/李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