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傷痛往往來自最親的家庭,有時我們會因為傷口真的太痛了,而選擇逃避、隱藏,但那些我們在童年所受的傷,並不會隨著年紀增長就消失,那個「受了傷的孩子」始終會住在我們的心中,所以,不論你現在幾歲,請讓這五本書,用愛療癒那個曾是孩子的你。
1.《看不見的傷,更痛》
「我們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痛,自己一步一步,孤單長成大人。」
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常在夜深人靜時隱隱作痛,卻不知道怎麼說出口,也不曉得怎麼面對,於是我們把它藏在心底最深處,但它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變成了「看不見的傷」,如果你也隱藏了自己的傷口,請給這本書一個機會,讓它給予你面對及療癒的力量。
長大後的你,心裡是否依然住著一個渴望愛的孩子呢?身為心理師的作者,以27個真實諮商案例,為每個承受原生家庭傷痛的人,提供面對與療癒的方法。藉由這27種疼惜自己的練習,我們會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是有價值的,有能力走出父母所給予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作者:黃之盈 出版社:寶瓶文化
2.《鋼索上的家庭》
「寫一封『道別信』給過去的傷痛」
有時候我們會將童年的傷口藏得很深,以為藏得夠深,傷就不存在,但這些傷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還不斷地痛著,對我們往後的人生,甚至影響著我們對於下一代的教養…
「孩子,那些你受的傷,這本書都懂」…作者將這本書獻給30、40、50歲,心底仍承受著父母傷痛的每一個人,他筆下的29個真實故事,一個比一個揪心,字裡行間流露著那些在原生家庭的為難和掙扎,而作者也透過這些故事,教導我們該以何種姿態面對過去的傷痛、如何與它道別,並且給予我們走出陰影的力量!
作者:陳鴻彬 出版社:寶瓶文化
3.《為什麼不愛我:療癒無愛童年的傷痛》
「你不是原生家庭的囚徒,你不該承受著爸媽帶給你的苦楚。」
前面兩本書都告訴我們,越是隱藏、越是逃避,傷口就會越痛,而療癒的過程也會變得艱辛、漫長,這個道理我們都能理解,但面對童年的傷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所以小編推薦這本書,讓掙扎苦痛的你知道,有些苦不是你該受的,有些傷是可以被撫觸、療癒的。
作者以最柔軟的語調告訴讀者,無論是從小被爸媽責罵、缺少陪伴、被要求成功、被期待聽話、被忽視、被教導仇恨,或甚至是要代替爸媽角色,「都不是你的錯」。同時,作者也站在同理的角度,陪伴每個心理受了傷的孩子,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
作者:蘇絢慧 出版社:寶瓶文化
4.《愛與和解:華人家庭的系統排列故事》
「其實,許多來自原生家庭的傷痛都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