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兩個聲音:理解父母矛盾的心理
這種前後不一,處處充滿矛盾的對話,稱為「雙重束縛(bind)」。也就是內在彼此牴觸的兩種聲音,以雙重束縛的形式表現出來。系統理論學家葛雷格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長期研究表面訊息與內在訊息不同的精神分裂患者,以及他們與家人的對話和互動,認為雙重束縛的出現有以下三種要素。
第一,雙方在情緒上維持重要且緊密的關係;
第二,表面意義和潛在意義必須不同;
第三,雖然雙方發現對話存在矛盾,但是受系統規範而無法抗拒,或是兩人之間存在著不可抗拒的特殊情況。
當說話者一句話裡出現兩個訊息,常會讓聽者陷入混亂,不知道該如何配合對方的節奏來回應。有時明明已經按照對方的期待行動,以為這次萬無一失,卻又反而引發更大的怨恨和憤怒。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從對方模稜兩可、含糊其辭的訊息中找出核心,給予明確的回應。
「今天不用來啦,你不是很忙嗎?」
「要不要我現在過去看您一下?媽媽一個人很孤單吧。」
年邁父母擔心麻煩子女,所以不敢明確表達出來的訊息,反而會讓子女更加困惑。
「所以我現在該怎麼辦?」
他們因為無法直接表達自己的希望,心裡不滿的情緒逐漸高漲,最後為了發洩憤怒而採取主動攻擊。父母內心有兩種騷動的聲音,卻不知道該表現其中哪一個的時候,就需要其他可行的方法。
「就算再怎麼忙,逢年過節時還是應該要一起過吧!」
人們面對關係的態度總是坦誠且真實的。如同青春期的孩子一樣,表面拒絕、反抗任何事情,心裡卻又依賴著他人,希望父母幫自己打理好一切。但這種表現無助於關係的改善,而是應該順從內心,以堅定的態度傳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作者介紹|孫廷沇
我想對生活忙碌,甚至沒時間照顧自己的你,獻上一句心靈問候。
一個人從出生到完全立足於世界,內心總會經歷過無數次的高低起伏。
當你好不容易度過孤獨的一天,如果此時有人願意問你:「今天過得如何?」該有多好。
韓國諮商大學諮商心理學碩士。
身為一名專業的心理師,一直以來都致力於關懷人際關係中精疲力盡的人們之心理狀態。
於2012年成立情感療癒互助會「心理沙龍」,在每次的聚會中,提供客製化的心理諮商,協助社會邊緣人在痛苦的人生中自我療癒,也見證了療癒與正向、支持與鼓勵的力量,能對周遭的群體帶來多麼強大的正面影響。
目前擔任心理諮商中心「sostory」代表,除了持續從事心理諮商工作,並為韓國各大企業的員工專門授課。
著有:《告別傷害我們的一切》、《我正和媽媽保持距離》、《梳理複雜關係的技術》、《給今天也在工作中受傷的你》、《如果早知道,我的愛會不會稍稍改變?》、《淨空情緒,回填情緒》(以上暫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悅知文化《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寫給肩負照護父母及養育子女雙重責任,每日辛苦生活的你》。(原標題:滿嘴抱怨,正處於叛逆期的年邁父母)
責任編輯/李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