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心情不好,該怎麼安慰他?心理師揭「悲傷7大迷思」:難過或許永無終止之日

2023-06-21 17:23

? 人氣

筆者認為,悲傷是無法預測的。如果我們真能知道自己會經歷什麼事、又會在什麼時候經歷,以及悲傷會維持多久,事情就容易多了。(示意圖/取自pixabay)

筆者認為,悲傷是無法預測的。如果我們真能知道自己會經歷什麼事、又會在什麼時候經歷,以及悲傷會維持多久,事情就容易多了。(示意圖/取自pixabay)

在進入後續的章節之前,我想先排除一些關於悲傷方式的普遍迷思。這些迷思多年來因為外行人、心理學家和心理諮商師的推波助瀾而持續存在,但它們已經讓數百萬人身受苦痛,若非它們,人們會以更自然而健康的方式經歷悲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些迷思相當普遍,卻從未被科學研究所證實。認清它們,可以防止你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迷思1:悲傷是可預測的過程?

悲傷是無法預測的如果我們真能知道自己會經歷什麼事、又會在什麼時候經歷,以及悲傷會維持多久,事情就容易多了

一些最早期的醫生和治療師把悲傷視為一種疾病,而且相信悲傷就像許多病症一樣,會按常理發展。他們也認為,心理諮商就像醫學一樣,可能會緩解症狀,甚至縮短悲傷的時間,而且沒有併發症,悲傷的人終究會康復

「悲傷是可預測的」這種觀念,是悲傷五階段理論之所以很普遍的一個原因,即使研究從未證實此事。但「我們會經歷不同階段並能逐漸回復」這樣的想法,則保證傷痛會有解方。我們會認為,自己的心路歷程就像是個故事,在故事中,主角面臨了挑戰,而且在經過各項試驗之後會變得更強大,也更明智。

事實:悲傷是很個人的。你的悲傷和你一樣獨一無二

勇敢面對悲傷的確會使人成長,但你所採取的方式,可能和造成你悲傷的失去一樣是無法預測的。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來自不同的文化,擁有不同的信仰,過著不同的生活,和所愛之人擁有你們獨特的關係,也保有自己的過往記憶。

我們經歷的每一項失去都是獨一無二的。經歷喪父或喪母之痛,不一定比遭逢喪子或喪偶來得輕易或艱辛,它們只是失去的對象不同。每一種死亡也都是以獨特的方式發生,有些是因為久病不癒,有些則是突然發生,基於這一切的差異,我們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回應悲傷。

迷思2:悲傷有時間表?

相信悲傷會有時間表,是嘗試使「無法預料之事」變成「可預測之事」的其中一種做法。就像疾病是遵循一個確切的途徑:我們感冒,多半會持續一、兩個星期。那麼,悲傷又會持續多久?

近親過世後,一般准許的喪假時間,似乎是暗示我們在幾天或幾週內,一切應該會恢復正常。所以,只要給予一定的時間,或許最多一年,我們就應該會「撐過去」。

事實:我們根本無法預知悲傷會持續多久

社會上存有「悲傷只能延續一個月(或一年等)」這樣的期限迷思,所以當一般人認為你心情應該比較平復時,你甚至會發現自己感覺更糟了。但請記住,悲傷並沒有所謂的「應該」

悲傷不是按常規發展的疾病。相反地,悲傷會在人生中迂迴前進,你無法預測它的路線或時間,也無法預知它會改變你的時間和地點。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