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為何有些書讀得多的人混得並不好,而有些混得好的人根本不讀書?

2018-09-10 16:33

? 人氣

還有別的鏈。社會複雜多元,並非所有人都排在一條鏈上一個壓一個。在食物鏈和智識鏈之外,至少還有一條「幸福鏈」。我既不追求富貴也不追求見識,我就想看看電視劇、打打電玩、了解一下明星八卦,過好自己的小確幸,你再厲害又能奈我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讀書就是提高智識水準最簡單的辦法,門檻低、收費少,你只要願意下功夫就可以。(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讀書就是提高智識水準最簡單的辦法,門檻低、收費少,你只要願意下功夫就可以。(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所以人生大概有好幾個維度,我們關心的不僅僅是在食物鏈這一個維度上的位置。在所有維度之中,以我個人的偏見,認為「智識」最值得追求。我認為「精英」的定義,應該看智識水準的高低。

首先智識比較可控。讀書就是提高智識水準最簡單的辦法,門檻低、收費少,你只要願意下功夫就可以。當然,讀書也有天賦和機遇的問題,但是畢竟比食物鏈上的爬升容易多了。而且智識水準高的人,也善於在其他鏈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一個人的食物鏈排名高而智識低,他的地位可能比較危險。美國買彩中了大獎的人、中國在徵地中獲得巨額補償的農民,往往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敗光財富,這就是在食物鏈上突然攀升之後的智識不夠用了。

如果一個人的智識高但是在食物鏈上的排名低,他大概不用特別擔心。給他機會,他會升上去,實在沒機會還可以培養下一代。

既然如此,智識和食物鏈的相關係數應該比較高才對。其實確實如此。在《族群心智》(Hive Mind: How Your Nation's IQ Matters So Much More Than Your Own)這本書中有一個觀點,一個國家在國際食物鏈上的地位,就和它的國民智商(更確切地說,就是國民智識水準)有很大關係。從個體而論,人的智識水準和收入水準也是正相關的。根據社會學家的研究,精英階層和工薪階層的思維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相對於普通人,精英更相信規則,更能和陌生人合作,更善於理解抽象概念,更願意探索未知,更能承擔風險……

從整體而言,智識水準高的人通常在食物鏈上的位置也不錯。當然這也是相互作用的結果,食物鏈上排名高的人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身居高位而一腦子漿糊的,和見識卓絕而蝸居底層的,都是比較罕見的特例。

那為什麼有些特別厲害的學者,沒有去爭奪更大權力和更多財富呢?一方面,特別大的權力和特別多的財富都需要運氣和機遇,他想爭奪也爭奪不了;另一方面,是代價問題。

自由、代價和大事

亞當.斯密有個理論,說財富和名望,哪怕是從自利的角度,也不應該過分追求。因為食物鏈排名是個正回饋的遊戲。比如,Uber給司機們設計了一個遊戲,無論你已經掙了多少錢,無論你多苦多累,你總能看到下一個掙錢目標。人陷入這個遊戲後是一個非常痛苦的狀態,沉迷於其中而不能自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